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2023年7月笔记本处理器性能天梯榜:全面评估与选购参考

哎,说到2023年7月的笔记本CPU,感觉这市场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你打开任何一个科技网站,满眼都是“性能爆炸”、“颠覆性提升”这种词,看多了真的有点审美疲劳。🤔 所以这次我想抛开那些官方话术,就从一个普通用户、一个经常背着笔记本跑来跑去的人的角度,聊聊我眼里这个时间点的处理器梯队。

首先得说,今年最大的感觉就是——选择困难症彻底犯了,以前嘛,基本就是英特尔和AMD两强争霸,现在好了,苹果的M2系列彻底搅局,甚至高通的ARM芯片也开始在轻薄本里露脸,你很难再用一条简单的“性能天梯”来给它们排座次了,因为使用场景变得无比重要

第一梯队:不讲理的性能猛兽 —— 苹果 M2 Max / M2 Ultra

如果你问我,纯粹看性能峰值,谁最“吓人”?那肯定是苹果的M2 Max,尤其是装在MacBook Pro 16寸里的那个,我有个做视频剪辑的朋友,之前用顶配的英特尔i9笔记本,渲染一段10分钟的4K片子得去泡杯咖啡等半天,换了M2 Max之后,他原话是:“我咖啡机还没预热完,它这边已经导出了。” 这种效率提升是实实在在的,M2 Ultra就更别提了,那基本是台式机的性能硬塞进了笔记本机身里,价格也相当“感人”,适合那些用笔记本赚钱的专业人士,但对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这种只是写写文章、偶尔剪个vlog的人来说,这性能严重过剩,就像买辆F1赛车去菜市场买菜。💪

第二梯队: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 AMD 锐龙7 7840HS/7840U

2023年7月笔记本处理器性能天梯榜:全面评估与选购参考

这是我个人今年特别偏爱的一类芯片,尤其是AMD的7040系列,代号“Phoenix”,为啥?因为它太均衡了,性能上,Zen 4架构的单核、多核性能都强,基本和英特尔13代的H系列处理器打得有来有回,但它的核显,Radeon 780M,是个大杀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买一个没有独立显卡的轻薄本,就能流畅玩不少主流网游,甚至在中低画质下体验一些3A大作,我前段时间体验了一台搭载7840HS的笔记本,出差时用它玩《艾尔登法环》,虽然画质得调低,但确实能玩!这对于我这种不想背着重型游戏本到处跑,又有点游戏需求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的能效也做得很好,续航比同性能的英特尔机型通常要好一截。👍

第三梯队:稳如老狗的中坚力量 —— 英特尔酷睿 i7-13700H / i5-13500H

英特尔这边,13代酷睿H系列依然是市场绝对的主流,你说它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革新吗?好像也没有,就是在12代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性能稳扎稳打,它的优势在于兼容性和稳定性,几乎所有软件、游戏都对英特尔平台优化得非常好,基本不会出什么幺蛾子,如果你是一个求稳的用户,不喜欢折腾,买一台i7-13700H搭配RTX4060的游戏本,基本上未来三四年内所有游戏和工作都能胜任,但缺点嘛,就是续航普遍不如AMD同档位的机型,而且发热量相对大一些,对笔记本的散热设计是个考验。

2023年7月笔记本处理器性能天梯榜:全面评估与选购参考

一点不成熟的思考: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强的性能吗?

有时候我看着这些天梯榜,会有点恍惚,厂商们每年都在拼百分比的提升,但对于像我这样的用户,可能直到换电脑,CPU占用率都没超过50%。🤨 很多时候,散热、屏幕素质、键盘手感、续航和便携性,这些看似“外围”的因素,反而对日常体验的影响更大,一台CPU跑分高但风扇像直升机、续航只有三小时的笔记本,体验可能远不如一台性能中等但各方面均衡的机器。

回到选购建议上,别光盯着天梯榜最顶端的那几个名字,想清楚你拿笔记本最主要干什么

  • 是重度视频渲染、3D建模?那冲M2 Max或英特尔i9/HX系列。
  • 是又要办公、又要轻度创作,还偶尔玩玩游戏,希望续航好点?强烈建议看看AMD 7040系列。
  • 就是打游戏,追求极致帧率?那英特尔13代HX系列+独显卡皇是传统答案。
  • 大部分时间文字处理、上网课、看视频?其实i5或锐龙5级别就完全足够了,省下的钱升级个更好的屏幕或更大的硬盘,体验提升更明显。

2023年7月的笔记本处理器市场,是一场丰盛的宴席,没有唯一的“王者”,只有最适合你的“那道菜”,多看看真实用户的体验,比死记硬背天梯榜排名有用得多,希望我这点杂乱的想法,能给你一点不一样的参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