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掌握英伟达显卡性能:2016年天梯图详细评估与选购指南
- 游戏动态
- 2025-10-11 07:51:19
- 1
哎,说到2016年的英伟达显卡,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节点,那时候我还在用着一块GTX 970苦苦支撑《巫师3》,偶尔爆个显存还得自我安慰“够用就好”,而隔壁老黄已经默默铺开了帕斯卡(Pascal)架构的大棋,现在翻出当年的“天梯图”,感觉不像冷冰冰的性能排名,倒更像是一张时光地图,记录着很多像你我这样的玩家,在性能和预算之间反复横跳的纠结。
2016年上半场,基本还是麦克斯韦(Maxwell)架构的余晖,GTX 960和970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尤其是970,那个“3.5GB+0.5GB”显存的梗都被玩烂了,但不得不承认,在1080p下它确实是一代神卡,性价比打得对手AMD有点找不着北,我有个朋友,那会儿死活不听劝,非要省点钱买960,结果第二年《战地1》一出来就傻眼了,特效开中都得看显卡脸色,整天在群里哀嚎,所以你看,天梯图的意义就在这儿——它告诉你哪个位置是“甜点”,哪个位置可能很快会变成“鸡肋”。
转折点就在那年5月,GTX 1080/1070横空出世,帕斯卡这一代真是甩开膀子干的,直接用16nm工艺和GDDR5X显存把性能拉高了一大截,我记得1070发布时,贴吧里到处都是“970瞬间不香了”的帖子,说实话,当时看着评测数据心里直痒痒,但那个价格……啧,愣是让我捂紧了钱包,现在想想,如果你在2016年下半年装新机,1070绝对是理智之选,它卡在那个“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的完美点位,玩2K分辨率都敢开高画质了。
不过要说真正的“现象级”,还得是年底杀出来的GTX 1060 6GB,这卡简直是为广大1080p玩家量身定做的,性能几乎追平上一代旗舰980,价格却亲民得多,我表弟就是趁双十一入的,配个i5处理器,直到去年换电脑前还能流畅跑大部分3A游戏,反倒是它的3GB版本有点尴尬,显存抠抠搜搜的,像《生化危机7》这种贴图狂魔的游戏,爆显存分分钟教你做人——所以天梯图上哪怕同一型号,显存大小不同也得划出明确分界线。
再看高端局,1080自然是独孤求败,但泰坦X(Pascal版)的存在更像是一种“秀肌肉”,普通人谁买它啊?除非是搞深度学习或者土豪玩家,我认识的一个小工作室当时咬牙上了泰坦X,说是做渲染用,结果后来偷偷告诉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跑《守望先锋》高帧率,听得我哭笑不得。
回头看这张天梯图,会发现它背后藏着老黄精准的刀法:每个价位段都塞了一张卡,让你加一点预算就能摸到下一个档次,但真加了又会发现……好像再加点还能更爽,这种诱惑谁能顶得住?而且2016年还有个暗线:VR设备开始普及,显卡的“VR Ready”认证成了新卖点,1060是入门门槛,1070才敢说体验良好——这又让很多科技爱好者不得不往上够一够。
所以如果你问我2016年怎么选卡,我会说:别只看天梯图排名!得结合你玩什么游戏、显示器分辨率、打算用几年,比如主玩《英雄联盟》的哥们儿,买个1060都算浪费;但要是想战未来,多花几百上1070绝对更保值,我自己那会儿犹豫半天,最后收了块二手的980 Ti,性能卡在1070和1080之间,虽然功耗高了点,但用着也挺踏实。
现在2024年了,再看这些老卡,有的还在老机器里发光发热,有的早已退役成电子古董,但2016年那个夏天,帕斯卡架构带来的那种“性能飞跃”的兴奋感,还有盯着天梯图反复比较的纠结心情,倒是挺真实的,显卡嘛,说到底就是个工具,但选卡的过程,有时候比玩游戏本身还有意思。
本文由悉柔怀于2025-10-1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yxdt/2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