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2025年体验独特“单人合作”模式,Gloomy Eyes》Steam发售在即!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带有即兴思考的碎片感)

刚才刷Steam新游列表时,突然被《Gloomy Eyes》的"单人合作"标签勾住了视线,这词儿像颗怪味糖,甜咸交织地卡在喉咙里——单人游戏还能合作?难道是左手和右手玩石头剪刀布?

翻着预告片里阴郁的森林场景,突然想起去年在朋友家玩《It Takes Two》的尴尬经历,那个必须拽着对象通关的游戏,最后成了我们分手的导火索之一,或许"单人合作"正是为了拯救我这种社交废柴?比如让AI代替真人队友,但又比传统NPC多几分灵性?

开发者说这是"分裂的自我协作",听起来像精神分析课上的案例,想象自己操控两个角色,一个负责砍树,另一个同时生火,这种多线程操作会不会让大脑过载?或者像《兄弟:双子传说》那样,用同一个手柄控制两个兄弟,但这次换成键盘上的左右手互搏?

突然想起大学时玩《Portal 2》单人模式,总对着空气比划合作解谜的手势,如果游戏能读取我的操作习惯,让虚拟伙伴主动补位,那感觉就像有个懂我的幽灵在背后托着,比如当我卡在某个机关时,AI会自动捡起我漏看的道具,而不是像普通NPC那样傻站着。

不过这种设计也有风险,之前玩《A Way Out》时,就因为和AI配合失误摔坏了三个手柄,如果系统太聪明,会不会剥夺玩家自主探索的乐趣?或者当AI完美补位时,反而让人感到被监视的压迫感?

预告片里那个戴眼罩的木偶角色让我有点在意,他的机械关节转动时,总让我想起小时候拆坏的八音盒,或许"合作"在这里更偏向情感层面——比如玩家需要同时照顾两个角色的情绪值,当其中一个陷入恐惧时,另一个必须用特定动作安抚。

突然想到,如果游戏能记录我的操作习惯,让AI伙伴逐渐"进化"成我的镜像,会不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我总爱绕路收集物品,AI就会提前标出隐藏宝箱的位置,这种默契感,可能比和真人组队更让人安心。

但转念一想,如果系统过于智能,会不会暴露我某些见不得人的游戏习惯?比如每次遇到Boss就疯狂嗑药,或者总在同一个地方跳崖自杀,这些数据要是被做成成就系统,我可能永远不敢联机了。

(文章在此处戛然而止,如同突然断电的思绪)

2025年体验独特“单人合作”模式,Gloomy Eyes》Steam发售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