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新一代酷睿第六代CPU天梯榜:性能全面进化,体验再攀高峰!

哎,说到这个第六代酷睿,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那时候Intel挤牙膏的名声都快坐实了,但这一代…嗯,怎么说呢,算是挤得稍微用力了一点?😂 我记得当时拿到一颗i7-6700K,拆开盒子那一刻,感觉和五代那个破塑料包装也没啥区别,心里还嘀咕着“不会又是换汤不换药吧”…结果上机一测,嘿,还真有点不一样。

首先这个14纳米工艺,当时听着就觉着挺玄乎,你摸那个顶盖,待机时候凉飕飕的,跑起Prime95来温度爬升的速度比五代慢了不少,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直播测试,开着十几个网页、后台挂着渲染,风扇居然没像以前那样突然嗷嗷叫…这种安静,对,就是一种突然的安静,反而让你觉得“哦,好像真的进步了”,不过说真的,核显部分还是那样,玩个LOL还行,你想碰3A?算了算了,该独显还得独显。

性能这事儿吧,现在回头看可能觉得提升也就百分之十几,但当时那个节点…尤其是DDR4内存刚普及那阵子,搭配上Z170主板,那种整体响应速度的提升是能“感觉”到的,比如开Photoshop,滤镜渲染那个进度条,嗖一下就过去了,以前你得盯着它卡顿个半秒,我有个做设计的朋友,换了6700K之后跟我说,最大的感受是“终于不用等软件无响应了”…这话说的,听着有点心酸又有点好笑。😅

不过也不是没槽点,超频空间…唉,说到这个就想叹气,好多人冲着K系列去的,结果发现体质差异大得离谱,我手头那颗,1.35v才能稳4.5GHz,朋友那颗随便就上4.7了,这找谁说理去?而且那个原装散热器…真的,Intel是不是对“够用”有什么误解?轻负载都能煮鸡蛋了,后来大家都学乖了,配个百来块的风冷才是正经事。

现在想想,第六代最不起眼但可能最实用的,其实是能耗控制,我帮人装过一台ITX小主机,用的i5-6500T,塞进那个巴掌大的机箱里,夏天放客厅当HTPC,几乎听不见风扇声…而且电费账单好像还真少了一丢丢?虽然没人会为了省电买CPU,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进,用久了才能体会到好处。

哦对,还有那个傲腾内存…哈哈,这个现在提起来可能很多人都忘了,当时吹得天花乱坠,说能加速机械硬盘,实际用起来吧,聊胜于无,我试过给老电脑加一块,开机速度是快了几秒,但那种“似快非快”的黏腻感…还不如直接换个SSD来得痛快,这算是第六代平台一个有点尴尬的“伴侣”吧。

回过头看,Skylake架构真是长寿得可怕,后面七代八代甚至九代都还在用这个底子,所以你说它强吧,单代提升确实不算颠覆性;但你说它弱呢,它又奠定了好几年的基础,这种承上启下的地位,让现在捡二手配件的玩家还挺喜欢它的——便宜,够用,折腾起来不心疼。

最后扯点感性的…每次摸到这些老U,都会想起那时候熬夜刷BIOS、调电压的日子,第六代对我来说,像是PCDIY黄金时代的一个温和的中间点,它没有锐龙出来时那种石破天惊,但确确实实让很多日常使用变得“舒服”了一点点,这种舒服,可能才是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吧。🎮

(字数差不多就这样吧,想到哪写到哪,有些细节可能记岔了…毕竟都是老黄历啦。)

新一代酷睿第六代CPU天梯榜:性能全面进化,体验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