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学:十进制转十六进制详细步骤与实用方法解析
- 游戏动态
- 2025-10-11 18:30:31
- 1
为啥要学这个?
你可能觉得,现在计算器一点就出来,学这个有啥用?哎,我还真遇到过事儿,有一次调试代码,程序报错显示一个内存地址是“0x1A3”,我当时就懵了,这啥玩意儿?要是懂十六进制,一眼就能看出大概是多少,排查问题快多了,这东西就像是你家里的螺丝刀,平时用不上,关键时刻没有还真抓瞎,它底层啊、硬件啊、网络啊,很多地方都用这个,算是和计算机沟通的一种“方言”吧。
核心方法一:除16取余,倒着写(最靠谱的基础功)
这个方法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别怕,咱一步步来,其实就跟小时候做除法一模一样,只不过除数固定是16。
个人见解: 这个方法最“笨”,但也最根本,永远不会错,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慢,但练多了就有种踏实感。
具体案例: 咱们就拿 255 这个数开刀,为啥是255?因为它是个坎儿,转换完特别有成就感。
-
第一步:除16,看商和余数。
- 255 ÷ 16 = 15 ... 15
- 这里,商是15,余数也是15。关键点来了: 在十六进制里,10到15不用数字,而是用字母A到F表示(A=10, B=11, C=12, D=13, E=14, F=15),所以余数15要记作 F。
-
第二步:用上一步的商继续除16。
- 现在用商15来除:15 ÷ 16 = 0 ... 15
- 商变成了0,余数又是15,也就是 F。
-
第三步:商为0,停止,然后把所有余数从下往上倒着写。
- 我们得到的余数顺序是(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F, F。
- 倒着写(从最后一个余数写到第一个):还是 F, F。
- 十进制255的十六进制就是 FF,你看,是不是很酷?FF就是16的平方减1,是两位数里最大的。
我的不完整思考: 我一开始老忘“倒着写”这个动作,结果算出来就成了“FF”的对立面,闹过笑话,你就记住,就像剥洋葱,是从最外层往里剥,写结果的时候要从最里面那层开始写。
核心方法二:先转二进制,再快速分组(我的偷懒秘籍)
这个方法是我后来发现的捷径,特别是数字大的时候,感觉比一直除16要快,因为它利用了二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亲密关系”。
个人见解: 如果你对二进制有点感觉,这个方法会非常爽快,有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
口诀就一句: 四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
具体案例: 还是用 255,我们来验证一下结果是不是一样。
-
第一步:把十进制255转成二进制。
- 255很大,但它是2的8次方减1,所以它的二进制是8个1:1111 1111。
- (如果不会十进制转二进制,那可能得先补补课,不过没关系,你可以用计算器先得到这个二进制结果)
-
第二步:从右往左,每四位分成一组。
- 1111 1111 正好是两组:1111 和 1111,如果位数不够,在左边用0补足就行。
-
第三步:把每一组四位的二进制数转成十进制,再对应成十六进制。
- 第一组(左边):1111 = 8+4+2+1 = 15 -> 十六进制是 F。
- 第二组(右边):1111 = 8+4+2+1 = 15 -> 十六进制也是 F。
-
第四步:把两组结果拼起来。
- 所以结果是 FF,看,和第一种方法一模一样!
我的情绪化细节: 发现这个方法那天,我简直想拍大腿!以前傻乎乎地除半天,原来背后有这么简单的规律,这就像你一直用钥匙开锁,突然发现原来有指纹解锁一样。
来个小挑战:试试数字 1234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再试个不一样的数,比如1234,你可以先用计算器看看答案,然后跟着我做。
用方法一(除16取余):
- 1234 ÷ 16 = 77 ... 2 (余数记下:2)
- 77 ÷ 16 = 4 ... 13 (13是D,余数记下:D)
- 4 ÷ 16 = 0 ... 4 (余数记下:4)
- 余数倒着写:4, D, 2 -> 0x4D2 (通常十六进制数以0x开头)
用方法二(先转二进制):
- 1234的二进制大概是:10011010010(这个心算有点难,可以求助计算器)。
- 从右往左四位一组:(10), 0110, 10010,发现最左边一组不够四位?补0!变成:0010, 0110, 10010?不对,还是不对齐,哦,应该是(10011010010)自己从右往左数:最右边10是一组,但不够四位,所以看成 0010,然后往前是 1101,再往前是 0100... 哎呀,这个分组有点乱,我得拿张纸画一下。
- (这里就是我说的“不完整思考”,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补0调整的情况,会卡一下壳。)
- 重新规范分组:10011010010 -> 补齐为 0100, 1101, 0010。
- 分别转换:0100=4, 1101=13=D, 0010=2。
- 拼起来:4D2。
看,结果一致!通过这个有点手忙脚乱的分组,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一点“人”的味道?而不是冷冰冰的完美流程。
最后总结一下
- 方法一(除16) 是根基,稳扎稳打,适合所有情况,理解原理必备。
- 方法二(转二进制) 是技巧,熟练后速度飞起,尤其适合程序员或者对二进制熟悉的人。
其实用什么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亲手在纸上算过那么几次,算错一两次也没关系,我当初还把D当成14呢(其实是13,E才是14),这个过程能帮你真正理解计算机是怎么“思考”数字的。
希望这篇有点絮叨、带着我个人笨拙痕迹的教程,能帮你把这个小技能稳稳拿下!下次再看到“0x”开头的数字,你就能会心一笑了。
本文由相孟于2025-10-1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yxdt/2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