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体验火狐浏览器,开启更快速、安全的互联网新旅程

行吧,聊聊火狐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我换浏览器这事儿,一开始真不是冲着什么“更快速、更安全”这些大词儿去的,纯粹是,怎么说呢,一种“数字空间幽闭恐惧症”犯了。

你懂那种感觉吗?电脑桌面,手机界面,感觉全世界都被那么一两个巨头给框住了,用的搜索引擎、看的视频、甚至输入法,好像都来自同一个“生态”,有时候我会突然愣一下:这真的是我的选择吗?还是我只是在一条被精心设计好的滑梯上,一路滑到底?

体验火狐浏览器,开启更快速、安全的互联网新旅程

所以上个月,我鬼使神差地下载了火狐,说实话,安装过程没啥特别的,但打开后的第一感觉是:清爽,不是那种“极简”的冰冷,而是一种……嗯,一种“没那么多废话”的感觉,地址栏在下面(我习惯把它调到底部),界面干干净净的,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新闻推送或者你根本没订阅过的内容强行塞给你。

速度这事儿,我得说实话,刚用头两天没觉出太大差别,刷微博、看知乎,好像跟之前用的那个基于Chromium内核的浏览器差不多,转折点是有一次,我同时开了大概……十五六个标签页吧,其中还有个是数据量很大的在线图表,要搁以前,那个浏览器早就开始“喘”了,鼠标转圈圈,切换页面能感觉到明显的卡顿,但那次火狐居然还挺顺滑,切换起来很跟手,这个体验让我有点意外,就像你一直以为大家都跑得差不多快,结果发现有个家伙在负重跑的时候反而更稳当,后来我才琢磨过来,可能跟它的什么“量子引擎”有关?我不是技术专家,但这种“在极端情况下才显现的优势”,反而更让人信服。

体验火狐浏览器,开启更快速、安全的互联网新旅程

安全就更有得聊了,我以前对浏览器安全的理解,别乱点链接,装个杀毒软件”,但火狐让我意识到,安全更是一种“控制感”,它的隐私设置特别细,细到你可以像个疑心病患者一样,告诉网站“不准追踪我”、“不准记录我的密码”、“不准自动播放视频”,一开始我觉得麻烦,但设置过一次后,那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感觉就上来了,特别是那个“增强型跟踪保护”,开启后访问一些新闻网站,页面右下角会弹出个小提示,显示拦截了多少个跟踪器,看到那个数字,已拦截12个跟踪器”,心里会莫名有种踏实感,好像给自己的数据上了道锁,这种反馈是即时、可见的,不像有些东西,号称保护你,但你永远感觉不到它到底在干嘛。

它也不是完美的,有时候会遇到某个网站对火狐“优化不佳”,显示有点小问题,或者网银支付环节会多一步确认,但这种小小的“不兼容”,反而让我觉得挺真实——它没有试图去讨好所有人,它就在那儿,保持着一点自己的个性,用火狐,有点像选择了一家街角的独立咖啡馆,而不是连锁巨头,咖啡味道可能见仁见智,但你知道你的选择支持了一种多样性,打破了一点点的垄断。

现在你再问我体验如何,我会说,换用火狐,不像是一次简单的软件升级,更像是一次小小的“数字迁徙”,从一个拥挤、熟悉但有点让人倦怠的广场,搬到了一个更清静、自己可以动手打理的小院子,速度和安全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但背后那种重新拿回一点控制权、打破一点同质化的感觉,可能才是让我留下来的真正原因,这趟新旅程,走得挺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