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高通移动平台性能排行六月更新:手机芯片谁主沉浮?

六月的天气开始闷热,手机圈也跟着燥起来了,闲着没事翻了翻最新的性能榜单,感觉就像看一场熟悉的武林大会,但今年的排位赛,味儿有点不一样了。

先说高通自己吧,骁龙8 Gen 3,毫无疑问还是坐在头把交椅上,这芯片猛是真的猛,像三星S24 Ultra这种旗舰机用它,玩《原神》这种游戏,画质全开就跟喝水一样轻松,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它今年有点“独孤求败”的寂寞感,性能是顶到头了,可带来的惊喜感反而没那么强了,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了?就像你顿顿吃顶级和牛,也会偶尔想念路边摊的锅气。

真正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它下面的“内斗”,骁龙8 Gen 2,这家伙简直就是个“老当益壮”的典范,现在很多主打性价比的旗舰,比如我前段时间摸过的iQOO Neo9 Pro,用的就是它,你说性能不够用吗?完全不会啊,日常所有应用加上市面上99%的游戏,它都流畅得飞起,这就让很多人在纠结:是花大价钱上Gen 3体验那一点点极限性能,还是用Gen 2省下一大笔钱,体验几乎没差别?这种纠结,恰恰说明了高通产品策略的成功,也让我们这些消费者有了更实在的选择。

然后必须得提一下骁龙7+ Gen 3,我感觉这颗芯片才是六月的“暗黑破坏神”,它一出场,直接把中高端市场的桌子给掀了,性能几乎摸到了8 Gen 2的屁股,但价格却亲民得多,像真我GT Neo6 SE这种手机,配上它,简直成了“性能暴徒”,我以前总觉得中端芯片总要阉割点什么,但它这次真的有点狠,让我这种老玩家都忍不住想:“是不是没必要非盯着旗舰不放了?”这种“下克上”的戏码,比看榜首打架好看多了。

聊性能排行不可能绕过联发科,天玑9300的“全大核”设计,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惊了,觉得是条猛汉,实际表现也确实彪悍,在多核跑分上甚至能和骁龙8 Gen 3掰掰手腕,像vivo X100 Pro就用它做出了非常顶的影像性能,但不知道为啥,我身边一些特别爱玩硬核手游的朋友,还是更倾向于选择骁龙平台,他们总念叨着“高通的GPU更稳”、“游戏厂商优化更到位”,这种玄学般的“口碑”和“生态”,可能才是联发科真正要翻越的大山,天玑9300很强,但好像还没强到能彻底改变一些人的刻板印象。

这么看下来,六月的格局其实挺清晰的:顶端是骁龙8 Gen 3在秀肌肉,定义天花板;中间是骁龙8 Gen 2和天玑9300在缠斗,一个靠均衡口碑,一个靠极限参数;而最搅动市场的,反而是骁龙7+ Gen 3这种“中端旗舰芯”,它让“高性能”的门槛变低了。

所以你说谁主沉浮?好像没有绝对的王者,更像是各家的芯片在不同的价位段里,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对我们用户来说,这绝对是好事,选择多了,就不用再为了一点性能差距而纠结到头秃,也许,最好的芯片,不是跑分最高的那颗,而是最适合你钱包和需求的那一颗,反正我现在是越来越觉得,单纯看跑分排名有点无聊了,真正用起来的那个“爽”字,才是最重要的。

高通移动平台性能排行六月更新:手机芯片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