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构筑师生共同的安全教育家园
- 问答
- 2025-09-25 17:39:23
- 1
一场关于"人"的实验
记得去年冬天,我在教学楼走廊里撞见一群学生在玩"真心话大冒险",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声音大得能把天花板掀翻,教导主任黑着脸走过去,我以为又要上演"训斥戏码",没想到他居然加入了游戏,还输了被罚做俯卧撑,那一刻,走廊里的笑声更响了,但奇怪的是,接下来的自习课却出奇地安静专注。🤔
这事让我琢磨了好久——所谓"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是不是非得板着脸才能建立?我们总在强调"严肃认真",却忘了人首先是情感动物,那个教导主任后来告诉我:"学生不怕你,才会听你的。"这话糙理不糙。
安全教育更是如此,上周消防演习,隔壁班搞了个"逃生速度PK",把枯燥的流程变成了班级竞赛,结果你猜怎么着?那些平时连广播都懒得听的男生,居然主动研究起逃生路线图。🎯 我突然明白,安全不是靠说教"说"出来的,而是要在真实的互动中"长"出来的。
我们学校有个"怪咖"李老师,总爱在课间放上世纪80年代的老歌,一开始学生都嫌土,现在居然发展成了"怀旧金曲猜猜猜"活动,最绝的是,他借这些老歌的歌词讲人生道理,把价值观教育藏在了娱乐里,这种"不正经"的方式,反而让学生记住了更多"正经"的道理。🎵
说到师生共建,我想起上学期末的"吐槽大会",校方破天荒让学生匿名写意见,然后在礼堂公开朗读,有学生写"食堂阿姨打菜手抖得像帕金森",全场爆笑;也有写"希望老师少拖堂,膀胱受不了"这种大实话,神奇的是,新学期这些问题真的在改善,原来,真正的"共建"不是形式主义的开会,而是敢于直面那些不够完美的真相。💡
现在想想,教育最动人的地方恰恰在于它的"不完美",那些突发奇想的教学尝试,那些师生之间的真实碰撞,甚至那些尴尬的失败时刻,都比任何精心设计的模板更有生命力,毕竟,我们培养的不是考试机器,而是会哭会笑、有血有肉的人。
记得有次地震演练,警报响起时我正在讲一道数学题,按流程应该立即疏散,但看到学生们求解的眼神,我鬼使神差地说:"给我30秒讲完这个关键步骤。"后来当然被领导批评了,但那个班的学生到现在都记得那天学的知识点——以及安全演练的重要性,你看,教育就是这么矛盾又真实。✨
说到底,营造氛围也好,安全教育也罢,核心都是"关系",当师生之间有了真实的情感联结,那些规章制度才会从墙上的文字,变成心里的声音,这个过程注定笨拙,但正是这些笨拙的尝试,让教育有了温度。
本文由颜泰平于2025-09-25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