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小米蓝牙耳机:自由聆听,高品质无线音乐的完美伴侣

当"性价比"撞上"真香定律"

早上七点半的地铁车厢里,我第N次弯腰捡起被扯掉的耳机线时,突然意识到——是时候向这个有线时代告别了,转角电器店里那副小米AirDots正在打折,包装盒上"自由聆听"四个字像在嘲笑我此刻被耳机线缠住的狼狈。

拆开包装的瞬间就闻到一股特别的"新电子产品味",这味道总让我想起大学时攒三个月生活费买第一部红米手机的傻劲儿,说明书?早扔了,长按右耳三秒开机,左耳双击切歌——这些操作根本是刻在当代年轻人DNA里的常识,不过第一次配对时还是闹了笑话,手机蓝牙列表里突然冒出个"Xiaomi_EB_AK47",差点让我以为买到了什么军工特供版。

真正让我惊掉下巴的是在健身房,那天椭圆机跑到半小时,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淌,这副标榜"轻若无物"的耳机居然真没掉,隔壁用着某国际大牌耳机的老哥,每做一组卧推就要手忙脚乱扶一次耳机,我俩眼神交汇时,他盯着我耳朵上的小米logo,表情活像生吞了颗柠檬。

当然也有翻车时刻,上周暴雨天忘带伞,狂奔回家后发现右耳塞的触控区失灵了,小米之家的小哥一边拆机一边说:"防水不等于防暴雨啊兄弟",维修单上"液体浸入"四个字写得龙飞凤舞,但看着199元的维修费,再对比朋友那副维修费够买三副新耳机的某品牌,突然觉得这性价比还是香得理直气壮。

小米蓝牙耳机:自由聆听,高品质无线音乐的完美伴侣

现在每天通勤路上,看着车厢里五花八门的无线耳机,突然发现个有趣现象——那些戴着四位数耳机的,总爱把logo转出来朝外;而我们这些用小米的,反而喜欢把商标面藏进耳朵里,这大概就是当代消费主义的黑色幽默:越缺什么,越要炫耀什么;越有什么,越要藏着什么。

深夜加班回家的公交上,降噪模式一开,发动机轰鸣瞬间变成遥远背景音,这时左耳突然没电,周杰伦的《晴天》戛然而止,右耳还在固执地唱着"故事的小黄花",这种荒诞的立体声体验,反倒比那些号称"无损音质"的贵族耳机更让我记住这个疲惫又真实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