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小鱼学习光圈大小差异,轻松理解如何控制照片虚实与明暗
- 问答
- 2025-11-18 07:10:24
- 2
整理自“小鱼摄影笔记”的分享)
想象一下,你的相机镜头就像小鱼的眼睛,小鱼生活在水里,它想看清楚东西,眼睛就需要调节,当周围光线很暗,或者它想专注地盯住前面一只小虫,而忽略身后乱糟糟的水草时,它的眼睛就会睁得大大的,让更多的光进来,这样看得更清楚,目标也更突出,相反,当阳光直射水面,光线特别强烈,或者它想同时看清近处的石头和远处的伙伴时,它的眼睛就会眯起来一点,减少进光,这样看到的整个画面从前到后都挺清晰的。
这个“眼睛睁大或眯起”的比喻,就是理解光圈的关键,光圈就是镜头里面一个可以变大变小的圆孔,这个孔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照片的明亮程度和背景的虚化程度。
我们说说光圈怎么影响照片的明暗。
这非常好理解,就跟我们人眼一样,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你是不是会不由自主地把眼睛睁大?这就是为了让更多光线进入眼睛,好看清东西,光圈也是一个道理。
当你把光圈开得很大(也就是让那个圆孔张得很大),比如用到 f/1.8 或 f/2.8 这样的设置(小鱼笔记提醒:f 后面的数字越小,表示光圈孔洞反而越大,这就像一个小分数,1/2 比 1/8 大,f/2 的光圈比 f/8 的光圈大),这就好比小鱼在暗处睁大了眼睛,在单位时间内,就会有非常多的光线涌进相机,感光元件吃饱了光,你拍出来的照片自然就非常明亮,这在傍晚、室内等光线不足的场景下特别有用,能让你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也能拍出清晰明亮的照片。
反过来,如果你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海边,光线特别强烈,这时候如果你还用大光圈,就像在正午的太阳下使劲瞪着眼睛,会非常刺眼,照片就会因为进光太多而变成一片惨白,这就是“过曝”了,这时候你需要把光圈调小(比如调到 f/11 或 f/16),让孔洞缩小,限制光线的进入量,就像小鱼眯起了眼睛,这样照片的明暗才会恢复正常,细节也得以保留。
我们来看看光圈更神奇的一个魔法:控制背景虚化,也就是照片的“虚实”。
这个效果,是小鱼眼睛“专注”功能的体现,当你把光圈开得很大(f/1.8),景深就会变得非常浅。“景深”这个词听起来专业,但其实很简单,就是指照片里清晰的范围有多大。
使用大光圈时,只有你对准焦的那个点(比如人物的眼睛)是清晰的,而这个点之前和之后的景物,都会变得模糊、虚化,这就好比小鱼聚精会神地盯着眼前的小虫,它的眼睛里只有那只小虫是清晰的,身后的水草、旁边的石头都变成了模糊美丽的色块,这种效果非常适合拍人像、拍静物,因为它能瞬间把主体从杂乱的背景中剥离出来,让观众的视线牢牢锁定在你想要表现的东西上,照片一下子就有了重点和艺术感。
相反,当你把光圈缩得很小(f/16),景深就会变得非常深,这时候,从离你很近的物体到很远处的风景,很大一个范围都能拍得清清楚楚,这就像小鱼眯起眼睛想看清整个水域的环境,近处的石头、中间的水草、远处的鱼群,都能纳入清晰的视野,这种效果在拍摄风光照片、建筑群或者大合影时特别有用,因为你希望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辨,展现全貌。
小鱼总结道:光圈是你手中一个非常强大的创意工具,它不仅仅是一个控制照片明暗的“亮度开关”,更是一个能帮你讲故事、突出情感的“焦点导演”。
你想拍出背景如梦似幻的人像特写,或者想在暗光下不用闪光灯也能拍得亮?那就大胆地使用大光圈(f 值小)。
你想拍摄一幅从脚下草地一直清晰到远方雪山的壮丽风景,或者需要拍一张所有人都清晰的集体照?那就果断地缩小光圈(f 值大)。
多练习几次,你就能像小鱼调节自己的眼睛一样,本能地根据光线和想表达的效果,去熟练运用光圈大小,真正掌控你照片的虚实与明暗。

本文由帖慧艳于2025-11-18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632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