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苹果电脑CPU性能天梯图:激发创意潜能,体验流畅创作之旅

说到苹果电脑,尤其是现在搭载自家芯片的Mac,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流畅,这种流畅,不仅仅是打开软件快一点,或者鼠标移动不卡顿,它是一种贯穿整个使用过程的顺滑感受,尤其是在你进行创作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明显,要理解这种流畅从何而来,我们就得聊聊苹果电脑的心脏——CPU,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进化,最终成为创意工作者们得力工具的。

在不太遥远的过去,苹果电脑和大多数Windows电脑一样,使用的是英特尔(Intel)提供的处理器,那个时候,衡量一台电脑性能强弱,我们经常会看它的英特尔酷睿i5、i7还是i9,主频有多高,是第几代产品,有一个在电脑爱好者圈子里很流行的网站叫“快科技”(原驱动之家),他们制作了一个叫“CPU天梯图”的排行榜,这个图就像一个性能梯子,把市面上几乎所有的CPU按照综合性能从低到高排列起来,让你一目了然地看出哪个芯片更强,在英特尔时代,如果你想买一台高性能的MacBook Pro或者iMac,你也会去参考这个天梯图,看看苹果选用的那颗英特尔芯片在当时处于什么水平,苹果会选择中高端的英特尔芯片,所以性能表现是很有保障的,但那个时候,Mac和顶级配置的Windows电脑在纯粹的性能跑分上,差距并没有像今天这么大。

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苹果宣布不再使用英特尔芯片,转而全面采用自己设计的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Apple Silicon”,第一代产品是M1芯片,它的出现,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当时很多评测机构,包括“快科技”的天梯图,都不得不紧急更新,因为他们发现这颗小小的M1芯片,性能竟然能媲美甚至超越许多功耗高得多的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这就像是一个轻量级的拳击手,爆冷击败了重量级拳王,震惊了整个行业。

苹果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的关键在于“整合”,传统的电脑,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内存等都是各自独立的芯片,它们需要通过主板上的线路来回通信,这会消耗时间和能量,而苹果的M系列芯片,把这些原本分开的部件都整合在了一小块芯片上,这就是所谓的“片上系统”(SoC),根据苹果官方在发布会上的介绍以及后续的技术白皮书,这种设计让数据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传输速度极快,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沟通,而不是需要跑过几条街去邻居家传话,效率自然大大提高。

从M1开始,苹果的芯片性能一路高歌猛进,之后推出的M1 Pro和M1 Max,更是将性能天花板大幅提升,根据众多科技媒体的评测,爱范儿”在相关评测文章中提到的,M1 Max的多核性能和图形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当时移动工作站级别的水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视频剪辑师可以用MacBook Pro流畅剪辑多轨道的4K甚至8K视频,而不用像以前那样依赖笨重的台式机,摄影师可以几乎无延迟地处理数以百计的高分辨率RAW格式照片。

苹果电脑CPU性能天梯图:激发创意潜能,体验流畅创作之旅

再后来的M1 Ultra,通过一种独特的封装技术将两颗M1 Max芯片连接在一起,性能再次翻倍,主要应用于Mac Studio这样的顶级桌面设备,而去年推出的M2系列芯片,以及今年最新的M3、M3 Pro和M3 Max,则在M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架构,并首次为笔记本芯片带来了硬件光追等先进图形技术,根据“苹果官网”对M3芯片的介绍,这能显著提升三维渲染和游戏画面的真实感。

如果我们现在来画一个非正式的、只针对苹果自家芯片的“天梯图”,它大概会是这样一种情况(性能由低到高):

  • 入门级,满足日常与轻度创作: 基础版的M1、M2、M3芯片,它们主要用在MacBook Air、入门级MacBook Pro、iMac和iPad Pro上,对于写作、网页浏览、看视频、简单的图片处理(比如用手机拍的照片调个色)性能绰绰有余,而且极其省电,MacBook Air甚至可以做到无风扇设计,完全静音。

    苹果电脑CPU性能天梯图:激发创意潜能,体验流畅创作之旅

  • 专业级,为严肃创意工作而生: M1 Pro、M2 Pro、M3 Pro芯片,这些是大多数专业用户的选择,用在高端MacBook Pro和Mac mini上,它们通常拥有更多的CPU核心和GPU核心,性能更强,能轻松驾驭复杂的视频剪辑、音乐制作、编程编译和平面设计,如果你靠电脑吃饭,这个级别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 旗舰级,挑战性能极限: M1 Max、M2 Max、M3 Max芯片,这是为那些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准备的,比如需要处理8K视频调色、构建庞大三维模型、进行科学计算的用户,它们拥有最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最高的内存带宽。

  • 极致级,台式机的终极力量: M1 Ultra、M2 Ultra芯片,目前只用于Mac Studio和Mac Pro这类顶级桌面工作站,它的性能足以替代以往需要多个机箱才能实现的计算任务,是大型工作室和科研机构的利器。

回到最初的话题,为什么现在的苹果电脑能提供如此流畅的创作体验?正是因为这一整套从芯片底层开始的、高度整合的设计哲学,它让硬件和软件(macOS)完美协同,确保你下的每一个指令,都能被最高效地执行,当你用Final Cut Pro剪辑视频,或用Logic Pro制作音乐时,你几乎感觉不到电脑在“努力干活”,因为它总是游刃有余,这种“激发创意潜能”的体验,不是靠冰冷的跑分数字堆砌出来的,而是源于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拖拽、每一次预览都即时响应的那种踏实感和专注感,它让你可以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创作本身,而不是担心电脑会不会卡顿、渲染需要等多久,这,就是苹果电脑CPU性能天梯图背后,真正想要讲述的关于流畅创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