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处理器天梯图发布:全面解读各品牌性能排名与选购指南
- 问答
- 2025-11-04 23:16:57
- 3
2017年对于电脑处理器市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说是近十年来竞争最激烈、变化最大的一年,主要是因为AMD带着全新的Ryzen(锐龙)处理器回来了,彻底打破了英特尔(Intel)多年来一家独大的局面,当时各大科技网站发布的“处理器天梯图”和选购指南都充满了新的气息,重点都放在了AMD和Intel的这场对决上。
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处理器天梯图”,它就像是处理器的性能排行榜,把市面上能买到的CPU按照综合性能从高到低排成一个梯子状的结构,位置越高代表性能越强,这样消费者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不同型号之间的高低关系,方便对比和选择,2017年的天梯图因为AMD的加入,上半部分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2017年之前,高端市场几乎是Intel的独角戏,但这一年,AMD的Ryzen 7系列(如1800X、1700X、1700)凭借8核心16线程的规格,直接挑战Intel的酷睿i7系列(如7700K),当时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多核性能”,根据超能网等媒体的评测,在多任务处理、视频渲染等需要多个核心同时发力的工作中,AMD Ryzen 7表现非常出色,性价比极高,因为用更少的钱就能买到比Intel更多核心的处理器,这使得在天梯图的高端领域,Ryzen 7系列与Intel的i7系列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多线程应用场景下位置更高。

事情不是绝对的,中关村在线的分析指出,Intel在当时的“单核性能”和游戏兼容性上依然有优势,像酷睿i7-7700K这样的处理器,虽然只有4个核心,但每个核心非常强悍,对于主要依赖单核心性能的网游和老款游戏,帧数表现通常会更好一些,这就导致了当时的选购指南会特别强调用途:如果你是做设计、视频剪辑的“内容创作者”,AMD Ryzen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是纯粹的游戏玩家,特别爱玩对单核性能敏感的游戏,Intel可能更稳妥。
再往下看,中端市场是Ryzen 5系列(如1600X、1500X)和Intel酷睿i5系列(如7600K、7500)的战场,Ryzen 5提供了6核12线程或4核8线程的配置,再次在核心数量上超越了同价位的4核4线程的Intel i5,太平洋电脑网的评测认为,Ryzen 5的出现让中端处理器的“性价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既要玩游戏又要做一些简单内容创作的用户来说吸引力巨大。

入门级市场则有AMD的Ryzen 3系列和Intel的奔腾、酷睿i3系列,Ryzen 3提供了真正的4个物理核心,而当时的七代酷睿i3还是2核4线程,这使得Ryzen 3在入门级市场上也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低端CPU性能的预期。
除了AMD和Intel的桌面CPU,当时的天梯图也会包含一些服务器级别的处理器,比如Intel的至尊版(X系列)和AMD的Ryzen 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Threadripper的发布是2017年另一个重磅炸弹,它提供了惊人的16核心32线程,直接瞄准了Intel的高端发烧平台,在绝对的多核性能上占据了天梯图的顶端位置,为专业工作站用户提供了新的高性价比选择。
综合当时各大媒体的观点,2017年的处理器选购指南核心思想就是“按需选择”,没有绝对的赢家,只有最适合你的选择,指南通常会这样总结:
- 追求极致多任务处理、内容创作和高性价比:重点考虑AMD Ryzen系列(R7、R5)。
- 追求极限游戏帧数(特别是老游戏、网游)和平台成熟度:Intel酷睿i7、i5仍然是可靠的选择。
- 预算有限的入门用户:AMD Ryzen 3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四核体验,性价比突出。
- 不差钱的发烧友和专业用户:可以在AMD Threadripper和Intel至尊版之间根据具体软件优化做选择。
2017年的处理器天梯图生动地反映了一场由AMD掀起的核心大战,它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多的核心,彻底激活了沉寂多年的CPU市场,为后续几年更激烈的竞争拉开了序幕,当时的选购建议也变得更加复杂但也更加实惠,用户终于可以真正根据自己的实际用途来做出选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在Intel的产品线里做“单选题”。
本文由太叔访天于2025-11-04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569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