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雷雨天使用手机安全吗?专家解析户外电子设备防雷要点

哎呀,说起这个雷雨天用手机的事儿,我脑子里一下就蹦出小时候我妈那大嗓门:“打雷啦!快把电视插头拔了!别打电话!”那时候觉得她大惊小怪,现在自己琢磨琢磨,这里头还真有点门道,你说现在这手机,简直成了咱身体的一个器官了,雷轰隆一下,手里正刷着视频呢,心里难免咯噔一下:这…不会有事吧?

前两天跟一个搞气象研究的朋友老张吃饭,就聊起这个,他推了推眼镜,一脸“你可算问对人了”的表情,他说啊,首先得搞清楚,雷劈下来,它主要找的是啥?是又高又尖、导电好的东西,比如大树、电线杆、避雷针…还有你本人,要是你傻乎乎站在空地上,手机本身那么小个东西,其实不太会主动“引雷”,它没那本事,关键不在你手里攥着的这个塑料金属块,而在于…它让你处于一个更危险的状态,你想啊,雷雨天你还在外头晃悠,还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可能还戴着耳机,这不就等于把自己暴露在危险里,还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嘛。

老张拿筷子蘸了点儿酒,在桌子上画了个不圆不圈的雷云图,跟我讲:“雷电这玩意儿,伤害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劈中,那基本就…唉,另一种更常见的是‘旁侧闪击’和‘接触电压’。” 他看我一脸懵,就解释说,比如雷打中一棵树,电流会沿着树干传到地面,这时候你要是正好靠在树上,电流就可能‘跳’到你身上,这叫旁侧闪击,或者,电流进入地面后,会像水波一样散开,你两只脚踩在不同的地方,电压不一样,电流就会从一只脚进,另一只脚出,把你给电了,这叫跨步电压,他顿了顿,特别强调:“所以你看,问题的核心是你人在哪儿,而不是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你躲在车里、建筑物里,用手机基本是安全的,但你非要站在山顶上、水塘边、孤零零一棵树下,这时候别说用手机了,你就是双手空空,风险也极大。”

那在户外万一碰上雷暴,电子设备该怎么处理?老张叹了口气,说其实没啥特别神奇的招,核心原则就一个字:躲,尽快找到安全的室内场所,比如坚固的楼房、车子(注意是金属外壳的汽车,不是敞篷车或摩托车)里头,如果实在来不及躲避,那就找个地势低洼的地方,双脚并拢蹲下,尽量降低身高,减少跨步电压,至于手机…他挠了挠头:“说实话,在那种极端危险环境下,它就是个无关紧要的物件,你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自己,而不是担心手机会不会坏,非要说的话,如果不使用,放口袋里也行,但别觉得把它收起来就万事大吉了,你人的位置才是关键。”

他还提到一个很多人忽略的点:有线耳机,这玩意儿在雷雨天户外使用,风险反而比单纯用手机大,因为那根线,相当于一根导体,万一…是吧,电流可能顺着线就过来了,听歌看剧,还是用蓝牙耳机或者干脆外放相对好点儿,最好还是别在雷声大作时干这些。

聊到最后,老张自己都笑了,说:“其实咱们现在好多担心,都带点都市传说的味道,手机会引雷’,这个说法就过于夸张了,但它确实会让你分心,让你在需要迅速避险的时候反应慢半拍,这就跟开车不能玩手机一个道理,不是手机本身会导致车祸,而是玩手机这个行为增加了风险。” 我听着觉得挺在理,科技发展了,恐惧有时候会换一副面孔出现,但底层逻辑没变——对大自然得心存敬畏。

所以你看,总结一下好像也挺简单的:雷雨来了,第一要务是找个安全的地方把自己藏好,至于手机,在安全屋里你随便用,但在户外危险环境下,它真没那么重要,至少远没有你的小命重要,别被那些耸人听闻的说法吓住,但也别太心大,觉得举着手机拍闪电很酷…那真是用生命在创作了,唉,天气不好的时候,还是安全第一,其他都是浮云。

雷雨天使用手机安全吗?专家解析户外电子设备防雷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