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探索AMD Ryzen 7 1700在天梯图中的强势表现与多核性能优势

Ryzen 7 1700在天梯图里的逆袭

说实话,第一次把Ryzen 7 1700从盒子里拿出来的时候,我根本没把这颗2017年的老U当回事,毕竟现在都2023年了,谁还会在乎六年前的处理器?但当我把它塞进B350主板,开机跑分的那一刻——见鬼,这玩意儿怎么还能打?

探索AMD Ryzen 7 1700在天梯图中的强势表现与多核性能优势

天梯图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大多数人只看最顶端那几颗i9和Ryzen 9,像逛奢侈品店一样对着价格流口水,但往下翻几页,在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区域,Ryzen 7 1700像个退伍老兵似的蹲在那里,价格已经跌到二手市场五百块就能拿下,可你猜怎么着?在多核性能这一栏,它居然能把不少新款i5按在地上摩擦。

上周帮学弟装剪辑主机时就用了这颗U,预算有限嘛,本来想劝他加钱上5600X,结果这小子死活不肯,装好之后用Premiere导出一个10分钟的1080P视频,1700用时比隔壁室友的i5-11400F快了将近20秒——那哥们脸都绿了,更绝的是开着剪辑软件后台还能同时跑着三四个Chrome标签页加网易云音乐,换作是四核U早该卡成PPT了。

探索AMD Ryzen 7 1700在天梯图中的强势表现与多核性能优势

不过说真的,这U也不是没毛病,单核性能确实拉胯,玩《CS:GO》时帧数比我主力机上的5600X低了小一百帧,而且那个祖传的12nm工艺,待机功耗看着就让人心疼电费,但转念一想,现在谁还拿八核十六线程的U专门打游戏啊?这货生来就是干重活的命。

最近在闲鱼看到有人批量出二手1700,配个百元风冷就能组个像样的工作站,突然觉得科技圈也挺讽刺的,当年这群"胶水核心"被喷得多惨,现在反而成了预算党的救星,AMD这手"战未来"玩得是真溜,六年前的架构放到今天还能在生产力天梯图上吊打一堆新U。

说到底,天梯图就像是个势利眼,永远只对最新最强的硬件献媚,但有些老家伙就是能在角落里默默发光,用性价比扇所有人的耳光,下次有人问我"千元内最强多核U",我大概会点根烟,慢悠悠地说:"要不...试试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