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想关闭朋友圈?掌握这些技巧快速实现社交静音

哎,有时候真觉得朋友圈像个停不下来的旋转木马,音乐吵得很,你明明头晕了,却不知道怎么下来,红点永远在闪,别人的生活碎片像雪花一样飘过来…度假、升职、宝宝笑了、深夜emo…看多了,心里乱糟糟的,像一间塞满杂物的房间,喘不过气,你懂那种感觉吗?就…突然某天下午,刷了半小时,放下手机却觉得更空了,好像时间被偷走了,什么也没留下。💡

然后那个念头就冒出来了:要不,关了吧?

但“关闭”这个词儿,听着挺决绝的,像要跟世界断绝关系似的,其实不一定,我们可以玩点更细腻的,不是一刀两断,而是给自己装个“静音开关”,我试过几种方法,有些有用,有些半途而废,都挺真实的,跟你说说看。

最开始,我试的是最偷懒的法子:不看某些人的朋友圈,这招像给噪音源单独戴上耳塞,比如那个一天发十几条、连午饭吃了啥都要九宫格的朋友,或者那个永远在晒高端局、让你莫名焦虑的熟人,设置起来很简单,点进他头像…进朋友圈…右上角…选择“不看他”,世界瞬间清净了一小块,但问题来了,这得像园丁除草,时不时就得清理一批,总有点心虚,怕哪天见面说漏嘴,“啊?你去了那么好玩的地方我没看到啊”,还得尴尬圆场。😅

后来我觉得不过瘾,治标不治本嘛,心一横,我选择了停用朋友圈入口,这个藏得有点深:我-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把朋友圈那个开关关掉,嚯,这下好了,发现页那个烦人的“朋友圈”图标直接消失了,想刷都没入口,被迫戒断,头两天真不习惯,手会不由自主地点到原来那个位置,发现是“扫一扫”或者“小程序”,愣一下,才反应过来,那感觉,像戒烟的人下意识摸口袋,发现没烟盒,有点失落,但更多的是…轻松,时间真的多出来了,能看完半本书,或者只是发发呆,这招有个bug:你还能发朋友圈,别人也能看到你以前发的,你只是把自己“看”的通道给堵上了,像个单向阀门。

再后来,我玩了个更彻底的,算是隐藏关卡:设置朋友圈公开范围,我把所有状态都设成了“仅自己可见”,这操作有点费劲,得一条条改,像在给自己的过去做归档,改的时候,看着几年前傻乎乎的自拍、矫情的文字,一边尴尬得脚趾抠地,一边又有点怀念,全弄完以后,我的朋友圈在别人看来,变成了一片空白,但神奇的是,我并没消失,我还能去看别人的动态,只是选择了“只读不写”,这种状态很微妙,像个隐形的观察者,参与但不深陷,偶尔,特别想分享什么的时候,我还是会发,但发完就设成私密,有点像写电子日记,仪式感到位了,情绪也宣泄了,但不用承受被审视的负担。🌿

其实吧,我发现最关键的不是操作技巧,而是心态调整,你得问问自己:我到底在躲什么?是信息过载,还是无意义的比较?或者是害怕错过(FOMO)那种焦虑感?我们需要的不是关掉朋友圈,而是关掉心里那个“别人都在活,而我却…”的警报器,试着把注意力拉回现实,摸摸路边的猫,认真吃一顿饭不看手机,那种真实的触感,比屏幕上任何点赞都更能安抚人。

如果你也想试试社交静音,别把它当成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可以今天“不看他”,明天停用入口,后天又打开…像调音响音量一样,找到自己耳朵最舒服的那个刻度,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只有你当下最需要的状态,毕竟,工具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对吧?累了就歇歇,想看了再回来,你的地盘,你说了算。

想关闭朋友圈?掌握这些技巧快速实现社交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