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探索苹果SE2:详细解读其核心性能、独特设计及实际使用感受

拿到这台iPhone SE2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嘿,这玩意儿真像个老熟人,它就这么安静地躺在桌上,那个经典的、从iPhone 6一直沿用到iPhone 8的造型,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出home键的位置,这感觉很奇怪,在202X年的今天,当你习惯了全面屏的滑来滑去,再回到这种有明确实体按键的手机,就像是从一个敞亮的loft公寓,突然搬回自己小时候住的那个小房间,有点局促,但又…莫名安心。

先说说这个设计吧,或者说,这算不算一种“设计”?它几乎没有任何惊喜,铝合金的边框,玻璃的后盖,4.7英寸的屏幕在现在看起来简直像个迷你玩具,我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同事看了一眼,笑着问:“哟,备用机?” 我点点头,心里却有点不服气,它的手感是实实在在的,那种圆润的、能一手牢牢握住的踏实感,是现在很多大块头手机给不了的,单手操作?简直是一种奢侈,大拇指能轻松够到屏幕的每一个角落,这种自由,在如今动不动就6.1英寸起步的时代,几乎绝迹了,这屏幕……看久了现在那些OLED屏,再回来看这块LCD,确实能感觉到色彩的差距,没那么鲜艳,黑得也不够纯粹,但你说它不能用吗?完全不是,它很清晰,而且没有频闪,晚上躺床上看小说眼睛反而更舒服点,这大概就是一种取舍,你得到了怀旧的手感和护眼,代价就是视觉上的那种“爽快感”打了折扣。

探索苹果SE2:详细解读其核心性能、独特设计及实际使用感受

但它的内核,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苹果把当时最强的A13仿生芯片塞进了这个“复古”的壳子里,这感觉就像给一辆经典的老款甲壳虫,装上了一台法拉利的发动机,性能绝对是溢出的,我试着打了会儿游戏,加载速度飞快,画面流畅得不像话,机身只是微微发热,日常使用就更不用说了,各种App秒开,切换起来行云流水,这让我想起以前用过的那些老机型,芯片稍微弱一点,开个相机都可能卡一下,但在SE2上,这种焦虑完全不存在,它用起来的那种“跟手”和利落,会让你瞬间忘记它外观的陈旧,电池是个槽点,我得老实说,如果你是个重度用户,一天两充几乎是免不了的,我这种轻度使用,主要是回消息、刷下社交软件,撑到下班回家还剩个百分之二三十,倒也够用,但你要是出门一整天,不带个充电宝心里还真没底,它好像在用这种方式提醒你:我虽然芯是新的,但身子骨还是那个老样子,你得迁就着点。

探索苹果SE2:详细解读其核心性能、独特设计及实际使用感受

拍照方面,它就一颗单摄像头,孤零零地待在左上角,在现在三摄、四摄甚至更多镜头的世界里,它显得有点寒酸,但拍出来的照片,尤其是光线好的白天,成像质量真的不赖,色彩还原很真实,细节也够用,苹果的算法优化确实厉害,让这颗单摄发挥出了超越硬件规格的实力,但夜景就别太苛求了,和那些有夜景模式的手机比,差距明显,有时候这种“不完美”反而有种独特的味道,有点像用胶片相机拍照,不那么锐利,但更有生活气息。

用了几天下来,我对SE2的感情很复杂,它不是一个完美的产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产品,它有着一颗极其现代的心脏,却被包裹在一个极具年代感的躯壳里,它不适合追求新潮、热爱大屏影音娱乐的人,但如果你就是想要一部纯粹的、不折腾的、能轻松放进口袋的手机,或者你就是对那个带home键的iPhone时代有某种眷恋,那它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满足感,它更像是一个实用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时尚的玩物,它不试图讨好所有人,它就在那里,用它的方式告诉你:手机,简单点也挺好。

这到底是一台过时的机器,还是一颗被旧瓶子装起来的新酒?我觉得都是,也都不是,用它的时候,我总会走神,想到以前的一些事,这种不完美的、混搭的体验,反而比那些面面俱到的旗舰机,更让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