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 CPU核显天梯榜单揭晓:深入解读高性能集成显卡排名
- 问答
- 2025-10-22 04:16:41
- 2
哎,说到CPU核显,这话题可真是…怎么说呢,每年都在变,但2017年那会儿感觉特别有意思,那时候独显贵得离谱,矿潮还没完全退去,很多人装机预算紧巴巴的,就开始盯着核显性能不放,我翻了不少老资料,测试报告都泛黄了,现在回头看那个榜单,感觉像在翻一本旧日记,里面全是当时的纠结和妥协。
2017年,英特尔第八代酷睿刚冒头,AMD的Ryzen也才第一代,但APU那边…嗯,其实还没完全发力,反而是之前的一些型号还在撑场子,那时候核显性能的差距,比现在明显多了,英特尔家的UHD Graphics 630,你说它不行吧,办公看视频绝对够用,但真想碰碰游戏,哪怕是《英雄联盟》这种,中画质都能感觉到帧数在挣扎…风扇声呼呼的,像在提醒你“别逼我太狠”,但AMD那边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带“Radeon Vega”前缀的集成显卡,比如Ryzen 5 2400G里的Vega 11——哎,这名字现在听着都还有点小激动,它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能把一些入门独显按在地上摩擦,当时很多人用它玩《守望先锋》,中低画质下居然能跑到60帧以上,简直像发现了宝藏。
但你说这榜单怎么排的?其实挺乱的…不同测试项目结果可能打架,比如英特尔核显在视频解码上特别稳,硬解4K视频比AMD利索,但一到游戏渲染,AMD就翻身做主人,所以当时看天梯榜,你得先问自己:是想要流畅剪点小视频,还是偷偷打两把游戏?这选择就分裂了。
我记得当时有个朋友装电脑,预算卡在4000块,死活不想加钱上独显,他纠结了半天,最后选了AMD的APU,就为了能偶尔玩《GTA5》,结果呢?他后来跟我说,画质调低点,居然真能跑,虽然远处树木糊成一片,但车开起来居然不卡…那种“赚到了”的感觉,现在想想都替他开心,不过散热是个问题,原装风扇压得住但噪音不小,夏天得开空调对着机箱吹,不然真怕它罢工。
还有一点挺逗的,当时英特尔核显驱动更新慢得像蜗牛,AMD反而勤快些,但AMD的兼容性偶尔会抽风,比如某些老游戏闪退,得折腾半天驱动版本,这细节现在没人提了,可当时每周末论坛上都能看到有人在骂娘。
再说回性能排名,如果硬要分档,Vega 11肯定是第一梯队,能摸到GT 1030的屁股;接着是Vega 8这类,勉强应付网游;英特尔的UHD 630只能算第三档,但它的优势是稳,几乎不出幺蛾子,不过有个冷门货:AMD的 Bristol Ridge 系列,比如A12-9800,集成的是老架构的R7显卡,性能其实比英特尔强点,但功耗发热吓人,像台小暖炉,所以没人敢随便推荐。
现在回想,2017年的核显天梯榜更像一场“够用主义”的狂欢,很多人不是不想上独显,是钱包不允许…所以那些集成显卡的性能被榨得干干净净,甚至有人用Vega 11挖矿,虽然效率低得可笑,但反映了那种“物尽其用”的心态。
测试数据嘛…当时各大媒体跑分都用《奇点灰烬》《古墓丽影:崛起》这类 benchmark,但普通人谁天天跑分啊?实际体验才是关键,比如视频剪辑时,英特尔核显导出快几秒,但AMD在预览时更流畅——这种细微差别,榜单上根本看不出来。
最后想吐槽一句:2017年之后,核显进步真快啊,现在AMD的780M都能打GTX 1650了,但回头看那年的榜单,反而有种粗糙的真实感…就像第一次学骑车,摇摇晃晃的,但特别认真,哎,如果你现在捡个当年的APU二手货,可能觉得它弱爆了,可那时候它真帮不少人省了钱,还捎带了点游戏的快乐,这大概就是技术发展的有意思之处吧,老的配置里藏着一代人的小确幸。
本文由雪和泽于2025-10-22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36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