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2017年Intel芯片性能排行榜:升级电脑必看的天梯图全指南

哎,说到2017年的Intel CPU…现在回想起来 感觉像翻一本旧相册,有点模糊但又带着点怀念,那一年,Intel还在挤牙膏的路上稳步前行,AMD的Ryzen刚出来搅局,整个市场有种微妙的紧张感,如果你当时正琢磨升级电脑,盯着那些型号数字可能头都大了…什么i7-7700K、i5-7600K,还有后来冒出来的八代咖啡湖,简直像在解谜。

先说说当时的背景吧…记得2017年初,主流还是第七代Kaby Lake架构,旗舰i7-7700K算是很多游戏玩家的首选,4核8线程,基础频率4.2GHz,超频能轻松上5GHz——但说实话,它的发热量简直像个小火炉,原装散热根本压不住,你得额外掏钱买个好点的风冷或水冷。😅 我有个朋友当时兴冲冲买了它,结果夏天玩游戏机箱烫得能煎蛋,后来折腾半天换了散热才稳住,不过单核性能确实强,老游戏和那些吃频率的应用跑得嗖嗖的。

然后是中端的i5-7600K,4核4线程,性价比看起来不错…但用久了就发现,多任务处理有点吃力,开个游戏再加几个浏览器标签就开始卡,现在回头看,AMD Ryzen 5 1600那时已经出来了,6核12线程,价格还更便宜,搞得Intel有点尴尬…所以很多人其实在纠结:是守着重单核性能的Intel,还是赌一把多核的Ryzen?

2017年Intel芯片性能排行榜:升级电脑必看的天梯图全指南

到了2017年下半年,Intel赶紧推出了第八代Coffee Lake,比如i7-8700K直接堆到6核12线程,算是被AMD逼得放大招了,这U一出来,7700K用户可能有点心塞…毕竟才隔半年,核心数就翻了一半,但8700K也有毛病,功耗上去了,散热要求更高,而且必须配新主板(300系列),升级成本哗啦啦往上涨,我当时帮人装机,选配件时得反复算预算,生怕板U内存一套下来超支。

低端市场呢,像i3-7350K这种双核四线程的U,虽然频率高,但实在有点过时了…除非你只玩老单机游戏,否则真不推荐,Pentium G4560倒是个惊喜,双核四线程卖得贼便宜,成了预算党的神器,拿来办公或轻度游戏够用,但想跑渲染或直播就别指望了。😏

2017年Intel芯片性能排行榜:升级电脑必看的天梯图全指南

其实2017年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系列——X299平台的发烧级CPU,比如i9-7900X,10核20线程,价格上天…普通用户根本用不上,但搞3D渲染或视频剪辑的人可能会流口水,不过这类U的功耗和散热简直是灾难,还得配高端主板,整个平台下来够买两台普通电脑了。

现在回想起来,2017年真是Intel的一个转折点,之前它慢慢悠悠挤牙膏,用户也习惯性跟着升级,但Ryzen一出,局面就变了,你选CPU时得开始权衡单核和多核,看你是玩游戏多还是干活多…这种纠结到现在也没完全解决,而且那年Intel的14nm工艺已经用了好几代,散热问题一直没彻底改善,所以很多人装机时都得额外关注散热方案。

当然啦,天梯图只是参考,实际体验还得看具体用途,比如你主要玩CS:GO这类老游戏,7700K可能比8700K更流畅;但要是同时开直播+剪辑视频,多核优势就显出来了,内存频率、固态硬盘这些配套也很关键,光看CPU容易走偏。

2017年的Intel榜单,现在看可能像老古董了,但当时那份升级的兴奋感和选择困难,倒是挺真实的,如果你现在捡二手配件,或许还能碰到这些老将,只是得小心散热和兼容性这些坑,毕竟科技产品更新太快,今天的旗舰明天可能就沦为中端,但那份折腾硬件的乐趣,倒是一直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