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电脑象棋对决: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巅峰较量

行,那咱们就聊聊电脑象棋这事儿,说真的,每次看到谁又在讨论“人工智能碾压人类”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小时候蹲在路边看老大爷下棋的那个下午,那时候哪有什么AI,一步棋能想十分钟,旁边围观的人叽叽喳喳,偶尔还有人急得直接伸手挪棋子——那种热乎乎、带点混乱的场面,和现在冷冰冰的屏幕对决完全是两个世界。

其实电脑下棋的历史挺有意思的,最早的程序连业余棋手都下不过,走法僵硬得像刚学棋的小孩,但转折点大概是1997年,深蓝赢了卡斯帕罗夫那回,我当时在报纸上读到这消息,第一反应是:完了,以后下棋的味儿要变了,人类最引以为傲的直觉、心理战,在机器眼里可能只是一堆概率计算,不过后来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电脑象棋对决: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巅峰较量

比如去年我看了一场线上快棋赛,一个特级人类棋手对某款开源象棋引擎,中局时候人类走了步特别“怪”的棋,像是失误,电脑立刻吃子,结果反而落入陷阱,那瞬间我差点拍桌子——你看,人类这种故意卖破绽的“诡计”,AI再能算也可能中招,但好笑的是,之后三十步电脑硬是靠精准的残局计算扳回来了,这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在打架:一个靠灵感闪现,一个靠穷举到底。

有时候我觉得,AI下棋像在完成数学作业,而人类下棋更像写诗,比如王天一曾经说过,他某些胜负手是“感觉这里会有棋”,这种模糊的自信,代码里永远写不出来,但反过来,AI也逼着人类棋手改变——现在职业棋手赛后用AI复盘已经是常态了,以前争论不休的“疑似和棋”,现在AI一跑数据,直接告诉你赢率波动,有点像登山者突然有了卫星地图,路更清晰了,但探险的浪漫也少了几分。

电脑象棋对决: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巅峰较量

不过最让我感慨的是,当AlphaZero完全靠自己左右互搏学棋,走出那些被人类称为“外星棋谱”的招法时,我反而觉得特别孤独,它不在乎布局定理,不关心历史名局,甚至不觉得“赢”有什么值得兴奋的,这种纯粹性,反而衬得人类下棋时的纠结、懊悔、灵光一现格外珍贵。

说到底,人机对决早就不只是技术问题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怎么定义“智慧”——是算得快算得准才算数,还是那些会犯错、会冲动、会在劣势时硬着头皮赌一把的瞬间也同样重要?我至今还留着那副木头象棋,偶尔和朋友下的时候坚决不用手机软件提示,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摸到棋子时,心里那种又忐忑又期待的感觉,AI大概永远不懂吧。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上次和电脑下棋,它居然主动提和——明明它胜率显示70%!这玩意是不是也开始学会偷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