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贝塞斯达续写游戏传奇,融合创意与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时代

说真的,每次听到“贝塞斯达”这个名字,我脑子里先蹦出来的不是他们CEO长啥样,也不是什么财报数据,而是……我第一次从《上古卷轴5:天际》的洞穴里爬出来,眼前突然展开那片巨大、安静、覆着雪的荒野,那一刻,真的,感觉呼吸都停了一下,这不是那种被CG动画震撼的感觉,而是一种“哦,这整个世界,现在归我了”的、略带惶恐的自由。

所以当人们谈论贝塞斯达如何“续写传奇”时,我觉得关键点根本不是他们又用了什么最新的光线追踪或者AI技术——虽然他们确实用了,关键在于,他们好像有种独特的“笨办法”,一种执拗的、甚至有点过时的“手工感”,来打造那种独一无二的沉浸感,这种沉浸感,不是靠画质拉到极致,而是靠……怎么说呢,靠一种“可信的混乱”。

就拿《星空》来说吧,刚上手的时候,我确实抱怨过那些无尽的加载画面和看似空洞的星球,但让我真正陷进去的,是一个特别小的瞬间,我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球上做着一个毫不起眼的支线任务,偶然闯进一个废弃的研究所,里面早就没人了,但终端机里的邮件,却记录了几个研究员之间从紧张合作到互相猜忌,最后演变成一场悲剧的完整故事,没有过场动画,只有冰冷的文字和散落的环境线索,我读着那些邮件,看着旁边散落的空咖啡杯和打翻的设备,突然就感觉特别……真实,这种叙事不是强塞给你的,它就像埋藏的化石,你得自己动手挖,挖到了,那份触动才是你自己的。

这大概就是贝塞斯达的魔法,他们花巨大的精力去构建世界的“后台”,那些绝大多数玩家可能永远看不到的角落,这种投入,在商业上看起来可能有点傻,但它构建了一种信任:玩家相信这个世界在自己到来之前就存在,在自己离开之后也会继续运转,这种信任,是任何顶级画质都无法替代的沉浸感基石。

他们也有拧巴的地方,游戏首发时总带着点“祖传”的Bug,角色表情有时候还是有点木,这些“不完美”几乎成了他们的标签,但奇怪的是,这些瑕疵有时反而增加了那种“手工制品”的真实感,甚至成了玩家社区内部的一种梗文化,大家一边吐槽,一边乐此不疲地给角色拍各种穿模的搞笑截图,这形成了一种很特别的玩家与开发者之间的关系:不像神明与信徒,更像是一起鼓捣一个巨大沙盘的朋友,一边嫌弃一边深爱。

说到未来,大家都在谈AI,我觉得贝塞斯达如果能把他们那种对世界细节的痴迷,和真正智能的AI结合起来,那才叫可怕,不是现在这种只会说预设台词的NPC,而是能真正记住玩家行为、能产生动态故事的AI,想象一下,你在酒馆里随手帮助的一个路人,在几十个小时后的某个绝境中突然出现帮你解围,并且记得你当初的恩情——这种完全属于你个人的、无法复制的故事,才是沉浸式体验的终极形态吧。

贝塞斯达的传奇,在我看来,不在于他们技术多领先,而在于他们一直有点“轴”地相信,游戏的核心是创造一个值得探索和生活的世界,技术只是工具,创意才是灵魂,他们用那种近乎固执的“手工打磨”,在越来越追求短平快的行业里,守护着一种老派的、却无比珍贵的浪漫,这种浪漫,就是我当年爬出山洞时,感受到的那阵冷冽又自由的空气。

贝塞斯达续写游戏传奇,融合创意与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