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小米6展现科技魅力:卓越性能与创新设计的深度结合

好吧,聊聊小米6吧,说真的,现在回头看这台手机,反而有点感慨——那时候的“性能旗舰”还不是现在这种动不动就半斤重的电竞砖头,也没那么多让人选择困难的套娃型号。

我当时是在它发布大半年后才买的,不是因为犹豫,纯粹是……抢不到,每次开售秒没,搞得人火大,后来终于在线下店摸到真机,第一反应是:“这手机怎么这么小?” 对,小,不是屏幕小,是整机那种紧凑感,四曲面玻璃后盖贴着手心,温润又不滑手,不像现在很多机器,参数吓死人,一上手像拎着块铁坨子。

性能就不用多吹了,骁龙835那个时候真是神U,我拿来打游戏、多任务切换,甚至同时开微信、钉钉、浏览器再加个音乐后台,它都不怎么发热,记得有次出差,在高铁上用它连着热点改方案,电量和性能硬是撑住了三个多小时没崩,这种“稳”,反而是后来一些机器给不了的——参数越来越高,但偶尔卡一下、热一阵,反而让人更焦虑。

还有那个不锈钢边框,当时很多人说“不就是个边框嘛”,但我用了两年多,摔了不下五次,边框只有几处小磕痕,屏幕都没碎,它那种细磨砂的处理,冬天摸起来不冰手,夏天也不容易沾指纹,这种细节,现在很多厂商都不提了,大家比的是谁后盖颜色骚、谁联名多。

小米6的相机其实不算顶级,但调得特别稳,没有一亿像素,也没有夸张的夜景模式,但色彩很扎实,白平衡准得离谱,我至今还留着一张傍晚拍的街景照片——路灯刚亮,天空是深蓝色的,灯光的暖黄色和天空的冷色对比得刚刚好,它不是那种靠算法硬拉亮度的“假通透”,而是有那种真实的氛围感。

说起来,这手机还有个“钉子户”的称号,很多人到现在还在用,不是买不起新的,是觉得它依然够用、顺手,它没有刻意追求全面屏、升降摄像头或者折叠形态,就是把性能、手感、系统稳定性这几个核心点做到了极致。

现在的新机总是强调“突破”“颠覆”,但小米6那种克制又扎实的产品逻辑,反而更让我觉得有科技的魅力——技术不是为了炫技而存在的,而是让人用得更舒服、更自由,它可能没有现在这些手机那么多花哨的功能,但它教会我一件事:好的科技产品,是让你几乎感觉不到“科技”的存在,直到你某天换掉它时,才突然意识到——原来那种流畅和安心,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可惜啊,这样的产品,现在越来越难遇到了。

小米6展现科技魅力:卓越性能与创新设计的深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