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芯片法案引领中国半导体产业迈向创新与自主发展新阶段

哎,说到芯片这事儿,真是让人又焦虑又有点小兴奋,美国那边搞了个芯片法案,明摆着要卡咱们脖子,但说实话,这反而像一盆冷水泼醒了好多人——包括我这种平时只会刷手机喊“卡脖子”的普通科技爱好者,以前总觉得半导体是“别人的游戏”,现在倒好,逼着咱们自己上场了。😤

芯片法案引领中国半导体产业迈向创新与自主发展新阶段

记得去年我和一个在中芯国际做工程师的老同学喝酒,他吐槽说:“以前我们开会总在讨论怎么‘跟进技术’,现在全在吵‘怎么绕开专利墙’和‘哪家国产设备能替代ASML’。” 虽然听着有点心酸,但语气里明显带着一股狠劲,比如他们最近试产的一个28纳米芯片,光刻机用的是上海微电子的设备,虽然良率还没完全稳定,但至少产线跑通了,他说:“每次机器一动,整个车间的人都在鼓掌——是真的鼓掌,不是领导要求的那种。”👏

不过说实话,自主创新真的不是喊口号就行,去年某国产GPU企业号称“突破7纳米”,结果被扒出来其实是找台积电代工的😂,这种尴尬事儿挺多的,但也说明大家太渴望好消息了,我自己写科技报道时也常纠结:到底是该泼冷水还是打鸡血?后来想想,可能真实的状态就是“一边跌跟头一边跑”吧。

芯片法案引领中国半导体产业迈向创新与自主发展新阶段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点:芯片法案之后,很多原本做互联网的人转行搞半导体了,我有个前同事,以前在大厂写代码,现在跑去深圳一家初创公司做EDA工具开发,天天在朋友圈发“又一行代码扛起国产大旗”的中二文案——虽然有点尬,但莫名让人感动。💻

当然啦,问题还是一大堆:材料、设备、人才……尤其是光刻机,现在上海微电子交付的28纳米光刻机还算能用,但和ASML的EUV比起来,差距就像自行车和高铁,不过话说回来,自行车也能到目的地,就是慢点呗🚲。

最近看到华为在搞芯片堆叠技术,用两个14纳米芯片拼性能对标7纳米,虽然被很多人吐槽“土法炼钢”,但我觉得这种脑洞挺有意思——既然直路被堵了,那就绕道走呗,说不定哪天就绕出个新路线呢?

吧,芯片法案像是一道逼人成长的“恶考题”,答案可能写得歪歪扭扭,但至少咱们开始动笔了,最后用我那个工程师朋友的话收尾:“我们这代人可能看不到全面超越的那天,但现在每解决一个小问题,都是在给后面的人铺路。” 🌱

(完)

芯片法案引领中国半导体产业迈向创新与自主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