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全新十二代移动处理器天梯图解析:性能飞跃再创纪录

这次Intel真的挤爆牙膏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Intel的十二代移动处理器没抱太大期待,毕竟这几年,大家都习惯了“挤牙膏”的节奏,每次发布会吹得天花乱坠,实际用起来也就那样,但这次,当我真正把一台搭载i9-12900H的笔记本和一台老款i7-10750H的机器放在一起跑分的时候——我靠,这差距简直离谱。

先不说那些复杂的架构名词,光是能效核(E-Core)和性能核(P-Core)的混合设计,就让我这种常年折腾硬件的人有点懵,一开始我还嘀咕:这不就是学ARM的大小核吗?结果用起来发现,Intel还真不是照搬,比如在剪辑一段4K视频的时候,性能核全力输出,能效核在旁边默默处理后台任务,电量居然没像以前那样崩掉。

全新十二代移动处理器天梯图解析:性能飞跃再创纪录

举个例子吧,我平时会用DaVinci Rescale导出一条十分钟的4K片子,之前用十代i7,风扇呼呼转个没完,导出时间大概在八分钟左右,而且机身烫得能煎蛋,换到十二代i9,同样一段工程,居然四分钟不到就搞定了,发热还控制得不错——虽然风扇依然很卖力,但至少不会让我觉得它在“拼命”了。

不过我也不是无脑吹,这代处理器对散热的要求其实更高了,有些厂商如果散热堆料不够,比如一些追求轻薄的本子,高负载下依然会降频——这一点在天梯图上那些跑分数据里可不会告诉你,我试过某品牌一款i7-12700H的机型,单烤FPU十分钟就撞温度墙,频率掉得让人心疼……所以你看,光有U强还不够,厂商能不能“喂饱”它才是关键。

全新十二代移动处理器天梯图解析:性能飞跃再创纪录

再说说续航,Intel说这代移动处理器续航提升很大,但我实际用下来感觉……嗯,有点复杂,如果只是写写文档、刷刷网页,确实比十一代强不少,能撑个六七小时,但只要一开重度应用,电量还是哗哗掉,Windows 11的调度偶尔也抽风,有时候明明没干嘛,能效核却在摸鱼,性能核莫名其妙活跃——这大概就是混合架构初期难免的锅吧。

至于显卡部分,虽然核显性能有提升,但如果你指望它流畅跑3A大作……还是洗洗睡吧,不过搭配RTX 30系独显的本子,倒是真能打。《赛博朋克2077》中画质下,帧数能稳定在60以上——要知道这游戏之前可是硬件杀手级别的。

全新十二代移动处理器天梯图解析:性能飞跃再创纪录

十二代移动处理器确实算得上一次“性能飞跃”,尤其是多核表现,几乎是把前代按在地上摩擦,但你说它完美吗?也不尽然,散热压力大、调度偶尔智障、离电性能依旧有折扣……这些细节可能只有真正长期用的人才能体会到。

最后放一张我自己整理的天梯图(主观版),仅供参考,杠就是你对:

i9-12900HK ≈ i7-12700H > i9-11980HK ≈ i5-12500H > R9 5900HX
(注:AMD这边还没大规模换代,7000系列上市后可能又要洗牌……)

如果你现在用的是十代甚至更早的机器,换十二代绝对感知强烈,但如果你刚买了十一代……或许可以再等等十三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