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电脑选购指南:最新集成显卡天梯图,性能对比一目了然

看懂集成显卡,别急着为独显多掏钱!

每次朋友问我“买电脑要不要独立显卡?”,我都想反问一句:你真的需要吗?

说实话,我以前也是个“独显党”,总觉得没个RTX或者RX开头的东西,电脑就缺了灵魂,直到去年为了出差,买了一台AMD Ryzen 7 5700U的轻薄本——集成显卡,Radeon显卡藏在CPU里头那种,一开始我是拒绝的,用起来才发现:打打《英雄联盟》、剪个1080P视频,居然完全没问题。

所以别急着看不起集成显卡,现在核显的性能,早就不是十年前那个连播4K都卡的时代了。


为什么你也许根本不需要独立显卡?

先泼个冷水:如果你平时就写写文档、上网课、看视频,偶尔玩点《原神》或者《CS2》中低画质……真的,别浪费那个钱,一块好的集成显卡比你想象中能打。

我有个表妹,学设计的,去年非要买带GTX 1650的游戏本,结果大部分时间都在刷剧和用PS,后来我拿自己的联想小新Pro(R7 6800H自带Radeon 680M)给她试了试,她愣了:“这显卡怎么比我那个还流畅?”

电脑选购指南:最新集成显卡天梯图,性能对比一目了然

不是夸张,现在AMD的RDNA2和RDNA3架构核显,Intel Iris Xe,还有苹果M系列的统一内存架构——集成显卡早就不是“弱鸡”代名词了。


2024集成显卡天梯图(个人实用版)

我从自己的使用经验和跑分数据理了个排序,仅供参考,没那么严谨,但尽量说人话:

梯队 型号举例 适合干什么 一句话吐槽
入门级 Intel UHD Graphics 办公、上网、720p视频 能亮屏,别要求太多
主流级 Intel Iris Xe(96EU) 轻度剪辑、LOL级游戏、多屏办公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稳得像白开水
性能级 AMD Radeon 780M(R7-7840HS) 1080p中画质3A、视频剪辑 价格不低但真香,续航反而好
天花板级 Apple M3(10核GPU) 剪辑渲染、高帧率游戏 贵,但安静得像没在工作

注意:苹果M系列其实不算传统集成显卡,但没独显+性能强,我就放进来一起说了。

电脑选购指南:最新集成显卡天梯图,性能对比一目了然


我为什么偏爱AMD的集成显卡?

说实话,这几年AMD在核显上真的压着Intel打,比如Radeon 780M,笔记本CPU自带,性能接近GTX 1650——一张还能卖一千多的独显,我去年推荐朋友买了台RedmiBook Pro 15锐龙版,他本来想加钱上独显,我劝他省了,后来他跟我说:“玩《赛博朋克2077》低特效居然能跑40帧,离谱。”

当然Intel也不差,Iris Xe用来应付日常完全没问题,但跑大型应用还是能感觉到差距,如果你用Intel,尽量选EU数高的版本。


几个你可能会忽略的点

  • 散热决定性能:集成显卡和CPU共用散热,如果电脑散热拉胯,再强的核显也会降频,比如有些极致轻薄的本,一开始猛如虎,十分钟后开始卡成PPT。
  • 内存很重要:核显要共享内存,所以一定要选双通道高频内存,单通道内存会让显卡性能打七折,别省这个钱!
  • 别信“独显直连”噱头:那是游戏本的东西,轻薄本+核显,本来就没这问题,反而更省电、更安静。

说到底,怎么选?

如果你——

  • 每天就是Office三件套 + 开一百个浏览器标签 → 随便买,Intel Iris Xe够了;
  • 偶尔剪视频、想玩点游戏 → 优先选AMD R7/R9系列核显;
  • 用苹果生态、做创作类工作 → M3基础款性价比很高,GPU提升明显。

没必要盲目追求独显,我见过太多人花钱买了RTX 4050,结果唯一高性能应用是——麻将游戏。

电脑是工具,不是跑分玩具,合适自己,才是真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