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20以内加减法练习:有效提高孩子数学思维与计算能力
- 问答
- 2025-10-01 08:51:12
- 1
我如何用20以内加减法“撬开”孩子的数学脑 🧠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觉得“20以内加减法”太基础了,能有什么花样?直到我陪着邻居家六岁的豆豆写作业,看他掰着手指算“8+7”憋得脸通红,最后偷偷在作业本上画小人时,我才意识到——问题不在题目本身,而在我们怎么让它“活起来”。
记得有一次,我干脆把数学题扔到生活中,豆豆超爱恐龙,我们就玩“恐龙战队分配食物”的游戏:腕龙要吃15片树叶,但树上只剩9片,还得摘几片?(他掰着指头算完还一脸严肃地说:“得快点儿,不然腕龙饿了会哭的😭”)这种带着剧情的计算,比纸上反复列竖式管用多了。
我甚至试过“反向出题”🤔,比如故意说:“超市买菜花了13元,我付了20元,阿姨该找我……咦,她是不是算错了?”豆豆立马瞪圆眼睛,抓过纸笔非要替我验算(结果发现我“被骗了”7块钱,气得跺脚说要去超市理论),看,错误和冲突反而激发了孩子的较真劲儿。
还有个小秘诀:别怕让孩子“教”你,有回我假装不会算“14-6”,豆豆边翻白眼边用小积木堆给我看:“你先拿走4个,再拿走2个嘛!这不就是8个?”——教别人的过程,其实是在帮他自己梳理逻辑。
当然也有翻车时刻🚗,我曾打印了一沓华丽丽的练习册,结果豆豆写了三题就趴桌装死,后来改成果汁店“点单计算游戏”(芒果冰沙7元+椰果3元,总共?会员减5元,现在付多少?),他居然主动要求“再玩五轮”,所以啊,数学得沾点烟火气,不然孩子只觉得是任务。
现在豆豆已经会偷偷考我:“那如果恐龙吃掉5只鱼又吐出2只,实际少了几只?”(我故意答错,他得意纠正的样子能发光✨)你看,20以内的数字就像小积木,搭好了也能建成思维大厦,关键不是速成,是让娃觉得:数学不就是生活里那些有意思的“为什么”和“怎么办”嘛!
(ps. 最近发现他连刷牙都在算:“牙膏挤了2厘米,爸爸挤了5厘米,哼他多用了3厘米!”——不知道这该不该算成功😂)
本文由革姣丽于2025-10-0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1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