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详解如何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高效文件互传技巧

两台电脑传文件,我是这么折腾过来的

文件传输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有时候真能让人抓狂,我记得有次急着给同事传一个 20G 的设计素材包,微信不行,钉钉卡死,最后只好狼狈地抱着硬盘跑去他工位拷贝——仿佛回到了 2005 年,其实吧,传文件根本不用这么折腾,关键看你怎么选方法。

先说我后来最常用的——局域网共享,这玩意儿听起来技术流,其实设置好了就跟本地文件夹没两样,比如我和我室友经常互传电影资源,直接在 Windows 里设个共享文件夹,权限开给对方,输入 IP 地址就能像访问自己硬盘一样拖文件,有一次他把我整个《星际穿越》4K 原盘(快 80G!)误删了,我直接从共享里ctrl+C/V 救回来,省了重新下载一晚上的时间。

但局域网得在同一个网络下,如果人在外面呢?我后来开始用 Tailscale,一种组网工具,它能在不同网络下把两台电脑虚拟成“在同一局域网”,直接走点对点传输,上个月我在咖啡馆改方案,需要家里电脑上的参考文件,连上 Tailscale 后直接通过共享地址访问,速度跑满了家里上传带宽的极限(虽然也就 4MB/s 但够用了),传完还能顺手远程关掉电脑。

如果是临时传些小文件,其实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微信文件助手——我也用过,但体验真的一言难尽,视频压缩、格式限制、1G 以上基本没戏……后来我换成了奶牛快传这类网页工具,不用装软件,打开网页拖进去就行,生成链接和提取码直接扔给对方,不过免费版限速,我传过 3G 多的视频素材,浏览器进度条慢得像蜗牛,最后急得加钱开了个临时会员。

大文件的话,还得是 QQ,对,就是那个很多人觉得“过气了”的 QQ,它的文件传输协议其实极其稳定,支持断点续传,我试过传 50G 的剪辑工程文件夹,虽然中途网络抖了一下,但重连后居然从断开的地方继续传了——感人。

最后提一嘴命令行爱好者会喜欢的方式:scp 或者 rsync,我在 Linux 和 Mac 之间传代码常用这个,一句命令直接搞定,还能同步差异部分,不过如果你不常和终端打交道,可能宁愿用图形化工具。

说到底,选什么方式取决于你在什么场景下,我现在是混合着用:日常小文件走网页传输,家里和办公室用局域网共享,远程用 Tailscale,特大文件要么拆压缩包要么直接硬盘对拷——没错,物理媒介在某些时候仍然是最省心的高效方案。

有时候也觉得好笑,2020年代了我们还在为“传个文件”琢磨这么多方法,但可能这就是数字生活的真实状态吧: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完美方案,只有此时此地最顺手的选择。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以前还用Email给自己发文件呢……时代变得真快啊。

详解如何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高效文件互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