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如何为2025年絮絮手帐本的沉浸式手帐体验选择合适配置?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保留思考过程中的断裂感与即兴感)

最近在准备2025年的絮絮手帐本配置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用了三年这个牌子的本子,去年那本被我塞得鼓鼓囊囊的,活页夹都快撑不住了,但翻开看的时候,那些零散的票据、手绘的咖啡杯和突然冒出来的灵感碎片,反而比整齐的表格更有温度,或许这就是沉浸式手帐的魅力?它不要求完美,而是允许你乱七八糟地生长。

先说本子本身,絮絮的皮质封面我劝你们别选黑色,去年我贪图耐脏选了深棕,结果每次摸到本子都像在摸一块老树皮,今年打算换他们新出的雾霾蓝,摸起来软乎乎的,像抓着一团云,不过有个问题:他们家的活页环总爱卡纸,特别是当本子用到后半程,纸张变厚之后,解决办法是定期用镊子把卡住的环掰直,虽然听起来很笨,但比换本子划算。

如何为2025年絮絮手帐本的沉浸式手帐体验选择合适配置?

内页配置才是重头戏,去年我试过全用点阵纸,结果发现自己在空白处画太多小怪兽,导致正经的日程安排被挤到边角,今年打算混合使用:前三分之一用方格纸写月度计划,中间夹带10张纯白纸当灵感垃圾桶,最后二十页换成他们新出的可撕便签纸,对了,那个便签纸的背胶特别鸡肋,每次撕下来都会翘边,但用来贴咖啡店给的贴纸倒挺合适。

颜色系统方面,我放弃了复杂的彩虹标签,现在只用三种颜色:橙色代表待办事项,蓝色是灵感碎片,绿色是必须完成的死线,上周用橙色笔写"买猫砂"时,突然意识到这种颜色编码其实在暗示焦虑——所有待办事项都带着警告意味,所以下个月打算换荧光黄,让清单看起来更像游戏任务。

如何为2025年絮絮手帐本的沉浸式手帐体验选择合适配置?

工具搭配上,我彻底放弃了那些网红笔,现在随身带的是一支快没水的蓝色圆珠笔,和一支总是漏墨的红色记号笔,漏墨其实挺好玩的,有时候本子合上再打开,会发现红色墨水在纸张间晕染成奇怪的形状,像抽象画,不过最近开始用他们家的金属书签,虽然贵得离谱,但每次翻到标记页时,金属的凉意会让我突然清醒。

关于沉浸式体验,我有个歪理:真正让你沉浸的,往往是那些不完美的细节,比如本子边缘的磨损,记号笔的漏墨,突然出现的空白页,去年有次喝醉后,在本子中间画了二十页的迷宫,后来每次翻到那里都像在探险,所以今年特意留了五张空白页,打算用来记录那些说不出口的情绪——用密码或者乱码写,反正只有自己看得懂。

最后说个反常识的配置:别买配套的收纳袋,去年我用他们的收纳袋装贴纸,结果所有东西都混在一起,找张火车票要翻十分钟,现在改用吃薯片送的铁盒,虽然丑但好找,对了,絮絮本子的活页环和普通活页本不兼容,这点特别烦人,但换个角度想,也算是一种强制性的专注训练?

(文章在思考与叙述间自然中断,保留口语化断句与未完成的思考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