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黑暗童话冒险《Gloomy Eyes》2025年登陆Steam,开启单人合作新纪元!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Gloomy Eyes》的预告片时,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这哪是童话?分明是拿糖纸包着刀片的黑色幽默,2025年登陆Steam的消息像颗怪味豆,嚼着甜,回味却泛起说不清的复杂——这游戏怕不是要把我逼成精神分裂?

先说这个"单人合作"的噱头,官方解释是玩家要同时操控两个角色,用左右手完成不同操作,听起来像《It Takes Two》的独狼版?但仔细想想,这设计其实挺鸡贼的,记得去年玩《双人成行》时,我和基友因为手柄分配差点绝交,现在好了,所有矛盾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左手要解谜,右手要战斗,中间还得兼顾剧情选择?这哪是玩游戏,分明是给大脑做高强度有氧。

不过最让我兴奋的,是他们的"黑暗童话"设定,传统童话总爱把结局包装成糖霜蛋糕,但《Gloomy Eyes》显然打算把盘子掀了,预告片里那个戴着兔子面具的小男孩,在永夜森林里收集发光的眼泪,周围飘着会说话的骷髅头——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听的克苏鲁童谣,突然明白,原来黑暗童话不是把结局改悲情,而是把整个世界观都泡在福尔马林里。

说到视觉风格,他们居然用了定格动画+实时渲染的混搭,这让我想起大学时在实验剧场看的皮影戏,木偶的关节咯吱响,投影在斑驳的幕布上,游戏里某个场景,当主角的剪影穿过破碎的镜子时,镜中倒影突然开口:"你确定要继续吗?"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比任何4K贴图都真实。

黑暗童话冒险《Gloomy Eyes》2025年登陆Steam,开启单人合作新纪元!

不过我最在意的是剧情里的时间循环设定,官方暗示玩家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线里切换角色,这让我联想到《星际穿越》里的五维空间书架,但游戏显然更狡猾——当你在操控父亲角色时,屏幕边缘会突然弹出女儿视角的回忆碎片,这种碎片化叙事像打乱的拼图,逼着玩家自己当福尔摩斯。

也有让我皱眉的地方,比如他们强调的"情感驱动机制",听起来有点像《底特律:变人》的道德系统,但更模糊,某个支线任务里,你可能要决定是否让NPC吃掉自己的记忆来换取情报,这种模糊的道德困境,玩起来会不会像在吃夹生饭?

黑暗童话冒险《Gloomy Eyes》2025年登陆Steam,开启单人合作新纪元!

但话说回来,这种不完美反而让人期待,就像预告片结尾,小男孩摘下面具露出机械眼眶,屏幕突然黑屏,只剩一行白字:"你准备好看见真相了吗?"——这游戏分明在挑衅玩家:别指望被哄着通关,这里连童话都是带倒刺的。

现在距离2025年还有两年,我已经在想象自己对着屏幕抓狂的样子了,左手要引导光之生物破除诅咒,右手要操纵机械手臂破解机关,中间还得注意不要让两个角色的时间线错位,这哪是玩游戏?分明是给当代人量身定制的解离性人格障碍体验器。

或许这正是《Gloomy Eyes》的聪明之处,在这个所有人都在强调"沉浸感"的时代,他们选择让玩家主动分裂成两个自己,就像预告片里那只断线的木偶,在虚实之间摇摆——我们到底是在控制角色,还是被角色控制?

这个问题,可能要等到2025年那个永夜降临的夜晚,才能找到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