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攻略 > 正文

2025年任天堂招聘程序曝光:30分钟编程环节成博士求职者噩梦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带有未完成思考的断续感)

最近任天堂2025届校招流程被扒上热搜时,我正在东京某居酒屋和三个游戏工程师拼酒,他们中有个京都大学博士,上个月刚被任天堂拒了,现在提起那30分钟编程测试还直抓头发。

2025年任天堂招聘程序曝光:30分钟编程环节成博士求职者噩梦

"你知道他们让我干啥吗?用Python写个宝可梦对战模拟器,但限制只能用位运算和递归!"他灌下第三杯獺祭,耳尖泛红,"我博士论文是量子计算在3D渲染的应用,结果他们让我在30分钟内用位运算模拟属性相克?"

这事儿听起来荒诞,但细想又合理,任天堂的招聘环节向来以"反常规"著称,2023年他们让求职者用纸板箱设计游戏机,2024年改成用橡皮泥捏关卡,今年升级成编程马拉松,美其名曰"考察极限状态下的创造力"。

2025年任天堂招聘程序曝光:30分钟编程环节成博士求职者噩梦

我翻到某个匿名论坛的爆料贴,有个东京大学的博士生详细描述了经历:测试在任天堂本部进行,候选人被带进贴满马里奥海报的会议室,桌上摆着2015款MacBook Air(没错,就是带发光苹果logo那款),考官甩来一道题:用30行代码实现塞尔达传说林克的攻击连招系统,要求包含闪避、暴击和武器切换。

"最要命的是他们开着计时器直播到大屏幕,"这位博士写道,"我写到第18行发现循环条件错了,手抖得差点掀了键盘,最后交上去的代码连基础功能都没跑通,但考官却说'我们看的是思路'。"

2025年任天堂招聘程序曝光:30分钟编程环节成博士求职者噩梦

这种矛盾的评价标准引发巨大争议,有人认为任天堂在寻找"能忍受开发荒野之息时反复推翻重来的变态",也有人吐槽这是"用算法题淘汰艺术家的愚蠢游戏",我倒是想起宫本茂早年的采访,他说过:"游戏设计师需要同时是程序员、心理学家和魔术师。"或许这道30分钟的槛,就是在筛选能同时驾驭这三重身份的疯子。

但问题在于,当招聘流程变成高压密室逃脱,是否会错失真正有潜力的开发者?就像那个京都博士,他后来在独立游戏展上做的体感解谜装置,比任天堂最近三个项目都有趣,可他连面试第二轮都没进,因为测试时把"递归"拼成了"digui"。

(文章在此处戛然而止,像说话者突然被电话打断)

等等,我刚才是不是漏说了那个用Ruby写马里奥关卡生成器的姑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