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能战术时代,荀彧荀攸双核激活魏国攻防一体新维度
- 游戏攻略
- 2025-09-28 04:04:07
- 1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夹杂手写笔记的凌乱感)
凌晨三点盯着全息沙盘上的红蓝对抗,突然意识到魏国那套"内政外交一盘棋"的打法,和现在智能战术系统里的双核架构简直像失散多年的兄弟,荀彧管后勤调度像在玩实时战略游戏,荀攸设计战术陷阱又像极了AI生成的欺骗性代码——这俩人要是活在2025年,怕不是要把战场变成他们家的棋盘?
上周模拟演习时,我们的无人机集群在洛阳废墟上空被对方用假数据包引爆,那场面让我想起官渡之战袁绍的粮草被烧,当时荀攸就是那个在战报里埋下错误坐标的"数据病毒",而荀彧早就在许都调好了预备队,现在换成智能系统,荀彧的角色可能变成资源分配算法,荀攸则是专门制造战术迷雾的对抗生成网络。
(笔尖突然划破纸张)不过说实话,这种双核系统真到实战里会不会互相卡壳?就像当年曹操同时让两人负责不同战区,结果兖州和徐州的消息有时差,现在用5G+量子通信或许能解决,但要是遇到电磁脉冲攻击...(纸角被揉成一团又展开)
最近在复盘赤壁之战的AI推演,发现周瑜的火攻计划能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曹操那边把战略层和战术层拆得太开,荀彧要是还在,肯定会让火攻预警系统直接接入荀攸的虚实转换模块——就像现在把态势感知和电子对抗捏成一个神经网络,上个月在郑州的实兵演练,红方就是把这两个模块分开部署,结果被蓝方用假想敌AI骗过了三层防火墙。
(突然在页脚画了个鬼脸)有时候觉得我们这些搞智能战术的,其实在重复两千年前谋士的老路,荀彧屯田制里的动态资源调配,和现在云服务器按需分配算力有啥区别?荀攸的"十面埋伏"战术,换作今天可能就是无人机群的分阶段突防算法,上次在许昌遗址测试的攻防一体系统,当防御矩阵识别出假目标时,自动触发了荀攸式的误导程序,把对方诱进预设的电磁陷阱——那感觉就像看到历史在二进制里重生。
不过有个问题始终想不通:荀彧当年能同时管二十个郡的粮草调度,靠的是一套竹简加驿站的系统,现在我们的智能中枢处理二十个战场节点就容易过载,是算法不够聪明,还是我们失去了某种"大局观"的基因?(纸边留下咖啡渍)或者,是不是应该把荀彧的模块做成强化学习模型,让荀攸的部分用生成对抗网络来训练?
(最后一段字迹突然潦草)昨天在洛阳基地看到个有意思的东西,他们把《孙子兵法》喂给大语言模型,生成的战略建议居然和荀攸的某封奏疏高度吻合,或许两千年前那些写在竹简上的智慧,早就预言了今天的攻防逻辑——只是我们用了不同的代码来实现。
本文由代永昌于2025-09-28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glgl/1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