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揭秘2015年CPU天梯图:你的电脑处理器处于什么等级?

在2015年,对于很多想要装新电脑或者升级旧电脑的用户来说,一张“CPU天梯图”就像是武林高手的武功排名榜,能让人快速了解自己的处理器或者心仪的处理器到底处于什么水平,这张图并非官方发布,而是由国内的电脑硬件爱好者社区(如显卡吧、超能网等)根据大量性能测试数据汇总编排出来的,目的就是让复杂的性能对比变得一目了然,2015年的处理器江湖,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我们必须提到当时的两大巨头:英特尔(Intel)和超微半导体(AMD),可以说,2015年是英特尔遥遥领先的一年,其时的AMD正处在一个相对艰难的时期,主力产品还是基于“推土机”架构的FX系列处理器,以及为入门级市场准备的APU(加速处理器,集成了显卡),而英特尔则在2015年发布了划时代的第六代酷睿(Skylake)处理器,虽然它在下半年才上市,但迅速成为了市场的新标杆。

如果我们把天梯图想象成一个金字塔,那么站在最顶端的,无疑是英特尔的至尊版系列处理器,比如酷睿i7-5960X,这款处理器拥有惊人的8个核心和16个线程,是当时消费级市场上核心数量最多的CPU,专为追求极致性能的游戏发烧友、视频剪辑师和3D渲染设计师准备,当然价格也高高在上,是普通用户难以企及的“神器”。

在金字塔的顶端往下,是英特尔的高性能主力军,主要是第四代(Haswell)和刚上市的第六代(Skylake)的酷睿i7系列,i7-4790K(被称为“魔鬼峡谷”)和i7-6700K是当年的明星产品,它们拥有4个核心和8个线程,主频很高,特别是i7-4790K,默认主频就达到了4.0GHz,睿频后更是能达到4.4GHz,无论是玩大型单机游戏还是进行多任务处理,性能都非常强悍,是高端游戏电脑的标配,根据当时中关村在线、太平洋电脑网等媒体的评测,这些处理器在绝大多数应用中都提供了过剩的性能。

再往下,就是最主流、用户群体最庞大的区域了,这里盘踞着英特尔的酷睿i5系列,像i5-4590、i5-6500等都是市场上的热销型号,i5处理器通常是4个核心4个线程,虽然不支持超线程技术,但其单核性能非常强劲,对于不进行重度多任务处理的用户来说,玩主流网络游戏、日常办公娱乐完全足够,性价比极高,可以说,2015年装一台i5主机的配置是“甜点级”选择,花了不算太多的钱,却能获得非常流畅的体验。

而在主流级别与入门级别之间,是AMD FX系列处理器的阵地,比如FX-8300系列,这些处理器的特点是核心数量多(8核心),在多任务处理比如同时运行多个程序、视频转码等方面,依靠核心数量优势,表现尚可,它们的单核性能相比同期的英特尔处理器要弱不少,功耗和发热也更高,在当时的天梯图上,一颗8核心的AMD FX处理器,其综合性能排名可能只相当于一颗英特尔的i3或i5,这对于AMD粉丝来说,多少有些无奈。

金字塔的基座部分,就是入门级市场了,这里主要有英特尔的酷睿i3、奔腾、赛扬系列,以及AMD的A系列APU,像英特尔的i3-4170、AMD的A10-7850K等,这些处理器的性能足以满足上网、看高清电影、运行Office办公软件、玩一些轻量级网游的需求,AMD的APU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集成的显卡性能通常比英特尔的核显要强一些,对于不打算单独购买显卡的入门用户更有吸引力。

回顾2015年的CPU天梯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英特尔凭借酷睿i7/i5/i3清晰的产品线和强大的单核性能,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从高端到主流市场都有竞争力极强的产品,而AMD则主要依靠多核心和较高的性价比在特定市场寻找机会,但整体性能落后一代,正处于“蛰伏期”,等待着几年后锐龙(Ryzen)处理器的绝地反击,对于2015年的电脑用户来说,如果你的电脑配备的是酷睿i5或i7处理器,那么它绝对处于一个性能充沛的等级;如果是一颗主流的AMD FX或APU,也足以应对日常应用;而如果是一颗古老的奔腾或速龙,可能就真的需要考虑升级了,这张天梯图,就像一张时代的快照,定格了那个时期处理器性能竞争的格局。

揭秘2015年CPU天梯图:你的电脑处理器处于什么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