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板天梯图:全面解析最佳主板选购策略与性能排行
- 游戏动态
- 2025-10-28 10:21:03
- 2
2017年主板天梯图与选购策略
第一部分:2017年主板市场格局(引用自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电脑网的年度盘点)
2017年,主板市场的核心是英特尔(Intel)的200系列主板(如Z270、B250)搭配第七代酷睿处理器(Kaby Lake),以及AMD全新推出的AM4平台(如X370、B350)搭配锐龙(Ryzen)处理器,AMD锐龙的崛起是这一年的最大亮点,打破了英特尔多年的垄断,给了用户高性价比的新选择。
第二部分:主板芯片组性能排行(天梯图概念,综合自超能网和泡泡网评测)
当时的主板性能高低主要取决于芯片组,因为芯片组决定了扩展能力(如超频、多显卡、高速接口数量),以下是从高到低的常见芯片组排行:
高端性能级(适合发烧友、超频玩家、高端游戏/工作站):
- 英特尔平台:Z270芯片组 - 这是英特尔平台的性能王者,支持CPU和内存超频(需搭配带K的CPU,如i7-7700K),支持多显卡互联(SLI/CrossFire),拥有最多的PCIe通道和USB 3.0接口,代表型号如华硕ROG MAXIMUS IX系列、技嘉AORUS Gaming系列。
- AMD平台:X370芯片组 - 这是AMD锐龙平台的旗舰,同样支持CPU和内存超频,支持多显卡互联,扩展性最强,是搭配锐龙7 1800X等高端CPU的最佳选择,代表型号如华硕CROSSHAIR VI HERO、微星X370 GAMING PRO CARBON。
中端主流级(适合大多数游戏玩家和普通用户):
- AMD平台:B350芯片组 - 这是2017年的“明星产品”,它最大的优势是支持CPU超频,但通常不支持多显卡,对于搭配锐龙5 1600等处理器的用户来说,性价比极高,花更少的钱就能体验超频乐趣。(引用自太平洋电脑网对B350的市场分析)
- 英特尔平台:B250芯片组 - 英特尔的中流砥柱,不支持CPU超频,但提供了足够日常使用和游戏的主流扩展能力,如M.2接口和多个USB接口,是搭配i5-7500、i7-7700等非K处理器的实惠选择。
入门级(适合办公、家庭影音、预算紧张的用户):
- AMD平台:A320芯片组 - 最入门的AM4主板,不支持超频,扩展接口较少,但价格非常便宜,适合搭配速龙(Athlon)或入门级锐龙3处理器。
- 英特尔平台:H110芯片组 - 英特尔的入门选择,功能最为基础,价格最低,适合搭配奔腾(Pentium)、赛扬(Celeron)或i3处理器组建办公电脑。
第三部分:2017年最佳主板选购策略(综合自驱动之家和各大贴吧讨论热点)
-
先定CPU,再选主板:这是铁律,2017年,如果你追求多核性能和性价比,就选AMD锐龙+AM4主板(X370/B350);如果你看重单核游戏性能或习惯英特尔平台,就选第七代酷睿+200系列主板(Z270/B250)。
-
按需选择芯片组,不盲目追高:
- 要超频吗? 要,就在Z270(Intel)或X370/B350(AMD)里选。
- 要用两张高端显卡吗? 要,只能选Z270或X370。
- 只是普通打游戏、看电影、办公? 那么B250(Intel)或B350(AMD)完全足够,性价比最高。
-
关注品牌和用料:一线品牌如华硕(ASUS)、技嘉(GIGABYTE)、微星(MSI)在品控、BIOS设计和售后服务上更有保障,对于追求稳定的用户,选择这些品牌的中端型号比二三线品牌的顶级型号更可靠。(引用自当时电脑报的消费者调查报告)
-
看清接口和扩展性:2017年,M.2 SSD已经开始普及,选购时注意主板是否带有M.2接口,以及USB 3.1等高速接口的数量,以满足未来升级需求。
引用自中关村在线年度总结观点):2017年是主板市场充满活力的一年,AMD的回归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场,B350主板凭借支持超频的特性成为了“搅局者”,性价比突出,而英特尔平台则依靠其稳定的性能和广泛的用户基础,依然占据重要地位,用户应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实际需求,在两大平台和不同等级的芯片组中做出明智选择。

本文由韦斌于2025-10-28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yxdt/496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