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MX250显卡天梯排名:性能跑分、能效及适用场景深度剖析
- 游戏动态
- 2025-10-23 15:19:14
- 2
哎,说到MX250这显卡,现在提起来感觉都有点古早了是吧?但你别笑,直到今天,不少主流轻薄本里还藏着它的各种“马甲”兄弟呢,很多人买电脑,一看配置表里“独立显卡”四个字就安心了,但具体是哪个“独显”,性能到底在哪条线上,基本是一头雾水,今天咱就唠唠这个老熟人,不整那些冷冰冰的排行榜单,就用大白话聊聊它到底是个啥水平。
我记得MX250刚出来那会儿,大概是2019年初?当时还挺轰动的,毕竟给轻薄本带来了点“游戏”的希望,但其实吧,它本质上就是MX150的提频版,换汤不换药,它的性能,你基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嗯,怎么说呢,一个“强化版的核心显卡”,比当时英特尔UHD核显那是强一截,尤其是玩点《英雄联盟》或者《CS:GO》这种不算太吃配置的网游,开个中低画质,帧数能比较稳地跑到60以上,体验上确实比纯核显机型要丝滑一些,但你要是冲着玩《赛博朋克2077》或者《艾尔登法环》这类大作去的,那……我劝你直接捂紧钱包上游戏本,MX250连门都进不去,真的,它会让你深刻理解什么叫“幻灯片播放器”。
跑分这事儿,也挺有意思,当时流行的3DMark Fire Strike跑分,MX250大概也就能跑个两千多分?三千顶天了,这个分数啥概念?就是刚好卡在“能亮机”和“勉强能玩”的那个尴尬分水岭上,它比更古老的入门卡比如940MX之流强不少,算是彻底淘汰了那批老卡,但你要是把它和游戏本里常见的GTX 1650比,那差距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可能连人家一半的性能都不到,所以你看那些天梯图,它总是可怜巴巴地挂在最下面那一档独显的顶端,下面压着核显,上面呢,又被一众“真·游戏显卡”无情碾压,位置特别经典。
能效方面,这倒是MX250的一个优点,毕竟它出生就是为了塞进轻薄本里的,功耗低,发热也控制得不错,所以续航影响没那么大,但你得这么想,它这个“能效高”,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性能天花板本来就低,干不了太重的活儿,自然就不怎么费电了嘛,有点像让一个普通人慢跑,他当然不累,但你让他去跑马拉松试试?
说到适用场景,我觉得MX250的用户画像特别清晰,首先就是学生党,预算有限,平时主要做做PPT、刷刷剧,偶尔和室友开黑打两把LOL,不追求极致画质,只要不卡就行,对这类需求,MX250是够用的,它提供了一个比核显更稳妥的体验下限,其次是轻度办公族,处理文档、开很多网页、偶尔用用PS简单修个图,MX250也能应付,至少不会成为瓶颈,但你要是涉及到视频剪辑,哪怕是简单的Vlog剪辑,或者想学学用一些3D建模软件,那MX250就非常吃力了,导出视频的时候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时光慢慢流逝”。
现在回头看MX250,感觉它就像是一个特定时期的过渡产物,在核显性能还比较羸弱的年代,它给轻薄本注入了一丝独显的尊严,但随着AMD的核显性能突飞猛进,还有英特尔锐炬显卡也越来越强,MX250这种入门独显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现在很多四五千价位的轻薄本,用的核显性能已经能和MX250掰掰手腕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反超,所以现在你再看到宣传页上写着“搭载MX系列高性能独显”,心里就得打个问号了,得搞清楚是第几代,具体型号是啥,不然很容易被忽悠。
吧,MX250是一张有历史地位的卡,它代表了那个时代我们对轻薄本性能的一种妥协和期待,它不强大,甚至有点鸡肋,但对于特定需求的人来说,它也确实在那个时候提供了“刚刚好”的体验,现在嘛……除非是买二手机器遇到特别好的价格,否则在新机选择上,它的优先级可能真的不高了,时代变了啊,显卡的江湖,卷得厉害。
本文由丙英叡于2025-10-23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yxdt/39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