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笔记本显卡性能天梯榜:全面解读主流显卡表现与选购指南
- 游戏动态
- 2025-10-20 20:18:45
- 3
哎,说到2019年的笔记本显卡,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那会儿市场正处在一个有点尴尬的过渡期,老黄(NVIDIA)的图灵架构已经铺开,但上一代的帕斯卡(Pascal)还在不少中端机型里顽强生存,AMD那边呢,移动端感觉总是慢半拍,存在感不高,现在让我试着回忆一下当时的局面,可能有些细节记不清了,想到哪说到哪吧。
那时候的绝对王者,肯定是RTX 2080 Max-Q了,我记得第一次在笔记本上看到实时光追效果,虽然帧数肯定没法跟台式机比,但那种震撼感是真实的,感觉未来一下子就来了,不过这种机器价格也真是……贵得离谱,基本都是两三万起步,普通玩家看看就好,它的完整版RTX 2080呢,功耗和发热是个大问题,塞进笔记本里对散热模组要求极高,所以一些追求极致性能的“砖头本”才会用,玩游戏是爽,但就别想什么便携性了。
往下走,RTX 2070和2060算是真正走量的高端卡,2060尤其关键,因为它把门槛拉低到了万元左右,让更多人能接触到光追和DLSS,我记得当时评测,很多3A大作在1080P下开个中档光追,靠DLSS补帧数,体验居然还不错,但DLSS第一代嘛,效果还有点糙,有时候画面会糊糊的,得看游戏优化,2070就从容多了,算是性能和价格一个比较平衡的点。
再往下,GTX 16系列就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了,1660 Ti、1650……这些卡彻底和光追说拜拜,回归传统性能竞争,1660 Ti的性能其实非常顶,几乎摸到了1060 6GB的屁股,价格又友好,成了很多学生党和性价比玩家的首选,1650嘛……嗯,怎么说呢,就是个“够用”卡,玩点网游、老单机没问题,但新出的3A大作就得在中低画质下挣扎了,不过它功耗低,很多轻薄本或者入门游戏本爱用,也算是功德无量,满足了基本需求。
AMD那边,我记得移动端主要是RX 5000系列,比如RX 5500M,性能大概对标1650吧?可能稍微强一点点?但存在感真的太弱了,搭载的机型少,驱动优化和能耗比当时好像也没啥优势,市场声量完全被NVIDIA压着打,现在想想有点可惜,竞争不够激烈,消费者选择就少。
选购这块,当时纠结的地方可太多了,首先就是Max-Q设计,这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同样是RTX 2060,满血版和Max-Q版性能能差出百分之十几,厂商还不一定明说,你得自己去查具体型号的功耗墙,有时候买个看起来一样的显卡,因为散热和功耗设计不同,实际表现天差地别,挺坑的,所以那时候看评测,特别关注烤机数据和持续性能释放。
显存,4GB显存在2019年已经开始有点捉襟见肘了,一些新游戏高纹理包一开,很容易爆显存,导致卡顿,所以当时大家都说,买1660 Ti的6G版,比1650的4G版要明智得多,哪怕加点钱。
现在回头看2019年,感觉是个分水岭,光追技术刚落地,大家还在摸索;高刷屏开始普及,对显卡提出了新要求;显卡功耗和笔记本散生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选择的时候,真的不能光看显卡名字,得结合具体机型散热、功耗设定、还有你自己的预算和主要用途来定,比如你主要玩竞技网游,那高刷屏配个1660 Ti可能比低色域屏配个2060体验更好,如果只是轻度游戏加办公,那MX250这种入门独显,或者甚至核显也未必不行…… 唉,当时为了帮朋友选电脑,没少研究这些,感觉比现在可复杂多了,现在好像都更卷性能释放了,反正,没有完美的卡,只有最适合你的组合吧,大概就是这样。
本文由吾海昌于2025-10-20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yxdt/3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