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相机天梯摄影作品展,视觉冲击力超乎你的想象!
- 游戏动态
- 2025-10-20 08:16:37
- 2
哎,你说现在摄影展是不是太多了点?动不动就是“大师”“巅峰”“震撼”……这几个词儿我都快看吐了,但前几天被朋友硬拉去一个叫“真实相机天梯”的展,名字听着有点怪对吧,像某种硬件测评频道搞出来的,我本来没抱啥希望,心想无非又是些风景大片堆叠,或者那种刻意搞得很“艺术”的、让人看不懂的抽象玩意儿。
结果……一进去就被打脸了,门口没放什么前言导览,就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钉在墙上,手写体,墨迹还有点晕开:“别找意义,就看,眼睛会告诉你。” 这调调,有点意思。
第一个房间,全是黑白,但不是那种精致的、影调丰富的黑白,颗粒粗得吓人,像老式胶片放大了无数倍,一张照片,拍的好像是个菜市场角落,地上污水横流,菜叶烂掉的痕迹,和一个被踩扁的塑料瓶……构图?谈不上构图,但那种粗糙的质感,混合着空气中若有若无的(也许是心理作用)霉味,一下子就把你拽进去了,不是美,是一种很直接的、甚至有点不舒服的“在场感”,我站那儿看了好久,心里嘀咕:这摄影师是不是压根没想拍“作品”,他就是刚好在那儿,按了下快门,把那一刻的“脏”和“乱”原封不动地端给你。
拐过弯,色彩突然炸开,有一组关于夜晚工地的照片,饱和度拉得很高,高到失真,吊塔的灯光不是温暖的黄色,而是一种近乎刺眼的猩红,切割着漆黑的夜空,钢筋水泥的轮廓在长时间曝光下变得模糊、流动,像某种巨大的、正在呼吸的生物,这已经不是记录了吧?这分明是情绪宣泄,我能感觉到拍摄者那个夜晚可能很焦躁,或者很兴奋,那种不安的能量透过扭曲的光轨直接拍在我脸上,旁边一个女生小声对她同伴说:“这P得也太过了……” 我差点想接话:也许人家要的就是这种“过”呢?这种不完美的、甚至有点“错”的视觉,比那些四平八稳的夜景大片有劲多了。
最让我走不动道的,是一个小隔间里的系列,叫“失效的瞬间”,全是各种相机意外导致的“废片”:严重漏光的、对焦完全虚掉的、甚至还有几张是相机可能摔了,导致画面出现诡异撕裂的……这些东西,按常理就该直接删掉,但策展人偏偏把它们放大了,装裱起来,一张照片,本该是一扇清晰的窗户,现在却糊满了雨水和划痕,你只能隐约看到窗户后面有个模糊的人影,这种“不完整”反而给了想象巨大的空间,你会在脑子里拼命拼凑,那影子是谁?ta当时是什么表情?为什么站在那儿?这种互动感,是那些完美照片很少能带来的,它承认了失败,拥抱了偶然,反而特别真实,有种脆弱的诗意。
整个展看下来,感觉不像在看“作品”,更像在翻一堆陌生人的私人相册,里面夹杂着他们的失误、情绪波动、还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瞬间,没有宏大的主题,没有工整的解说词,有些照片甚至就随意用夹子挂在铁丝上,随风轻轻晃荡。
出门的时候,我又看了一眼那张手写字条。“眼睛会告诉你。” 现在好像有点明白了,这个“天梯”,可能不是指技术有多牛、设备有多贵的那种攀比阶梯,它更像是在说,摄影这玩意儿,可以放下所有包袱,就这么直接地、笨拙地、甚至有点狼狈地,去触碰真实,那种真实,可能不漂亮,但后劲十足。
我站在街边点了根烟,脑子里还是那些粗颗粒和失焦的影象,回头看看展厅那扇不起眼的门,心想,这展的名字,真没起错。
本文由世芊芊于2025-10-20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yxdt/3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