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电脑天梯图2017版发布:深度剖析主流配置与高性能机型推荐

哎,说到2017年的电脑天梯图,现在回想起来 那真是个有意思的节点,那时候显卡市场刚被英伟达的10系显卡搅得天翻地覆,AMD的Ryzen也才露尖尖角,整个DIY圈子里都弥漫着一种“好像要变天了”的躁动气息,现在让我硬生生去回忆当时那份具体排名,细节肯定有点模糊了,但那种挑配置时的纠结、兴奋,还有看到某些产品时“哇塞”或者“呃…”的感觉,倒还是活生生的。

记得当时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显卡这一块,GTX 1060 6G简直是当年的“甜点卡”之王,价格卡在两千块上下,性能却能把上一代的旗舰GTX 980按在地上摩擦… 这种跨越式的提升,搞得很多之前买了高端卡的老玩家直拍大腿。😅 但你说它完美吗?也不尽然,丐版和旗舰版的散热、用料差距巨大,有些牌子的1060玩游戏都能煮鸡蛋,风扇声音跟直升机起飞似的,所以那时候看天梯图,不光要看排名高低,还得偷偷去论坛扒拉帖子,看哪家的散热模具更靠谱,这算是“隐性指标”了。

然后就是AMD这边,RX 580算是跟1060打得有来有回,A卡战未来的说法也是从那时候又开始流行起来的吧?不过说实话,当时A卡驱动总让人觉得有点… 玄学?有时候一个新驱动下来,性能能涨一截,有时候又会冒出些稀奇古怪的小毛病,所以很多追求省心的小伙伴,最后还是默默投向了老黄的怀抱,这种选择上的微妙心态,冷冰冰的天梯图排名可体现不出来。

电脑天梯图2017版发布:深度剖析主流配置与高性能机型推荐

CPU战场就更戏剧性了,Intel的七代酷睿,什么i7-7700K,还守着四核八线程的老本,价格却高高在上,结果AMD突然甩出个Ryzen 7 1700,八核十六线程,价格还更便宜!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AMD是不是疯了?这性价比也太离谱了。💥 一下子,整个市场讨论的焦点就从“哪个Intel CPU更强”变成了“我到底需要多少核心?”,很多做视频、搞渲染的用户简直像发现了新大陆,转身就投奔了AMD,不过嘛,对于只打游戏的纯玩家来说,当时还是Intel的单核性能更吃香一点,尤其是高帧率电竞游戏,所以你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全看你电脑买来主要是干啥。

说到具体配置推荐,那时候真的… 各种组合都能让人纠结半天,主流配置的话,大概就是i5-7500配个B250主板,加上刚才说的GTX 1060,再弄个8G内存,256G的SATA固态硬盘(那时候NVMe的盘还贵得吓人),这算是当年的“标准答案”了,通吃1080P分辨率下的所有游戏,但你要是想玩点不一样的,搞个Ryzen 5 1600配GTX 1070,多核性能更强,未来升级空间也更大,算是更“骚”一点的玩法。

电脑天梯图2017版发布:深度剖析主流配置与高性能机型推荐

高性能机型就夸张了,i7-7700K超频到5GHz是很多极限玩家的梦想,虽然散热得用上高端水冷才能压住,显卡的顶端当然是GTX 1080 Ti,这卡真的是个怪物,性能强到没朋友,价格也… 嗯,让人心碎。💔 我记得特别清楚,有朋友咬牙上了1080 Ti,然后天天在我们群里晒4K分辨率下全特效游戏的截图,那种又羡慕又嫉妒的心情,现在想想还挺好笑的,至于双路泰坦Xp?那已经是传说级别的存在了,属于“我知道它存在,但跟我没啥关系”的范畴。

现在回头看2017年的配置,感觉特别有时代感,内存刚开始从DDR4 2400往高频走,固态硬盘还没完全普及,很多人还是固态+机械的混合方案,装系统的时候还得小心翼翼地把软件和游戏装到机械盘里,生怕那小小的固态被塞满了,这些如今看来有点“原始”的细节,恰恰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印记。

所以啊,天梯图只是个参考,它告诉你谁强谁弱,但真正配电脑时的那些纠结、权衡,还有用上新机器时的那种快感,才是DIY最有意思的地方,2017年,真是个新旧交替、充满可能性的年份,现在想想,还挺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