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G手机芯片性能天梯图:技术演进与市场格局深度剖析
- 游戏动态
- 2025-10-17 13:36:36
- 1
哎,说到2020年的5G手机芯片,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那一年真是乱战,各家都拼命往前冲,技术迭代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但细看又有点…怎么说,有种“表面热闹,底下暗流涌动”的感觉,不像现在格局那么清晰,那时候谁强谁弱,还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
先说说高通吧,那时候的骁龙865,绝对是市场上的大热门,但你说它完美吗?真没有,它得外挂X55基带,功耗和发热一直是个绕不开的痛点,我记得当时很多评测机构测游戏,机身温度一上来,降频降得那叫一个干脆,可没办法啊,安卓阵营的高端机几乎清一色用它,大家一边吐槽一边还得买账,这就是高通的厉害之处,生态绑得太死了,它的强项在GPU,图形处理能力确实甩开对手一截,玩大型游戏是爽,但日常使用…有时候会觉得这劲儿是不是使错地方了?
华为的海思麒麟9000,唉,现在想起来有点唏嘘,那简直是麒麟的绝唱,也是它在困境下爆发出惊人能量的一款产品,集成5G基带,能效比做得特别惊艳,尤其是日常使用和中低负载下,又凉快又省电,我当时用过一阵子Mate 40 Pro,那种均衡感是别的芯片给不了的,可惜啊,就是生不逢时,被制裁卡住了脖子,导致后来货源奇缺,变成了一种“理财产品”,你说它性能绝对碾压865吗?也不尽然,算是各有胜负,但它的出现,真的让高通惊出了一身冷汗。
联发科的天玑1000+,算是那一年最大的黑马,之前联发科总给人中低端的印象,但天玑1000+一下子冲进了高端战场,参数上甚至某些地方还小有优势,价格却更有竞争力,实际落地到手机上,总感觉调校上差那么点意思,有点“参数没输过,体验没赢过”的尴尬,厂商优化投入也不如高通平台那么用力,所以虽然声量很大,但真正站稳高端市场的机型并不多,但它这一冲,确实把水搅浑了,让大家看到了一种可能性。
三星的Exynos 990就比较尴尬了,自家旗舰都用,但口碑…真的不太行,功耗控制翻车翻得比较明显,被戏称为“火龙”,我记得当时很多用户都希望自己买到的国际版是骁龙版本而不是Exynos版本,这种待遇也挺少见的,这说明什么?光有纸面参数不行,实际的能效和发热控制才是用户体验的根本。
现在回头梳理这张“天梯图”,你会发现它根本不是一条清晰的直线,2020年这个节点,更像是一个岔路口,高通靠着生态位稳坐老大,但被华为和联发科戳到了痛点;华为展示了强大的自研实力却被迫收缩;联发科看到了上位的机会但功力还欠点火候,技术上演进的重点,也从一味拼峰值性能,开始转向如何平衡性能、功耗和发热,也就是能效比,大家开始意识到,光跑分高没用,手机烫得拿不住、电量尿崩,啥体验都谈不上了。
2020年的芯片战场,表面看是性能排名,深层其实是技术路线和供应链掌控力的较量,那种混战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氛围,现在反而有点让人怀念了,毕竟,有竞争,消费者才能看到更多惊喜,对吧?只是没想到,之后的格局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本文由魏周于2025-10-17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yxdt/2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