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最新核显天梯图202:多场景实测数据及高性价比推荐一览

哎,说到核显,这玩意儿现在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以前大家觉得,哦,核显嘛,不就是亮机卡,能点亮屏幕就行,打游戏?别开玩笑了,但这两年,AMD和Intel简直像打了鸡血,尤其是AMD的RDNA2、RDNA3架构塞进APU里,还有Intel那个Arc架构的锐炬Xe,性能蹭蹭往上涨,搞得很多入门独显都快没饭吃了,我上个月帮表弟装电脑,预算紧,本来想咬牙上个GTX1650,结果一看评测,AMD的780M核显居然能在1080p中低画质下流畅跑《赛博朋角克2077》,虽然帧数也就四五十帧吧,但对他来说完全够用,直接省下一大笔钱,把他乐坏了,所以啊,现在选核显,真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了。

你说要最新的天梯图?这东西其实挺难做的,因为评测数据太散了,不同游戏、不同分辨率、不同内存配置(双通道还是单通道,差别巨大!)结果能差出老大一截,我这儿没有那种特别工整的表格,就结合我自己折腾和看来的各种实测数据,大概捋个顺序你听听看,肯定不完美,但应该有点参考价值。

目前消费级这边,核显的王者肯定是AMD的Radeon 780M,这玩意儿集成在锐龙7040系列和最新的8000系列APU里,像R7 7840HS、R9 7940HS还有新出的R7 8845HS这些,它的性能,这么说吧,差不多摸到了GTX 1650 Desktop的屁股,或者说是移动端的GTX 1650 Max-Q,1080p分辨率下,《无畏契约》、《Apex英雄》这类电竞游戏能跑到很高帧数,稳得很。《巫师3》这种老一点的3A大作,中画质也能有接近60帧的体验,前阵子我用7840HS的小主机试了试《艾尔登法环》,中画质1080p,大部分时间还挺流畅的,就是某些特效多的场景会掉到45帧左右,但能玩,真的能玩,这放在几年前你敢想?不过有个大前提,必须配高频的双通道内存,最好是LPDDR5x或者DDR5,你要是给它配个单条DDR4,性能直接打折,那感觉就像…嗯,就像给跑车加92号汽油,也能跑,但就是不得劲。

最新核显天梯图202:多场景实测数据及高性价比推荐一览

排在它后面的,是AMD上一代的RDNA2架构核显,比如660M、680M,680M其实也很强了,比780M弱个大概15%到20%吧,但价格有时候会更实惠点,660M呢,就更适合主流轻薄本了,玩玩《英雄联盟》、《CS:GO》这种毫无压力,甚至《GTA5》也能凑合,Intel这边,最强的就是Arc架构的锐炬Xe,比如酷睿Ultra系列里的那个8Xe核心的版本,它的性能,我感觉跟AMD的660M在一个档次,有时候互有胜负,Intel驱动更新挺勤快的,刚出来的时候问题不少,现在好多了,特别是对DX12游戏的支持进步明显,我试过用酷睿Ultra 7 155H玩《地平线5》,中低画质1080p,帧数能稳定在60帧以上,体验还不错,而且它的媒体引擎很强,剪视频啥的有加成。

再往下,就是那些更常见的普通锐炬Xe(96EU、80EU那些)和AMD的Vega架构老核显了,这些就是典型的办公、影音、轻度娱乐核心了。《原神》低画质720p或许能跑?但体验就别追求多好了,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不玩游戏,或者只玩点网页小游戏、独立游戏的人来说,完全够用,而且特别省电,续航长。

最新核显天梯图202:多场景实测数据及高性价比推荐一览

说到性价比,这就很有意思了,如果你主要是办公、看剧、学学习,偶尔玩点小游戏,那其实Intel酷睿i5自带的核显或者AMD锐龙5的普通核显就足够了,没必要追求顶级,但如果你是个学生党,住在宿舍,想用一台笔记本兼顾学习和游戏,又不想买笨重的游戏本,那搭载780M或者强力锐炬Xe核显的轻薄本绝对是“宝藏”选择,像一些国产牌子的7840HS笔记本,四千多块钱就能拿下,性能释放好的那种,性价比爆棚,你想想,相当于买CPU送了一个能玩3A大作的显卡,还省电、安静,当然啦,它的极限肯定没法跟真正的RTX4060、4070游戏本比,但胜在便携和全能啊。😎

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就是内存,核显是共享系统内存的,所以内存的频率和通道数对性能影响巨大,你买个顶级核显,结果配了个单通道低频内存,性能可能还不如一个配了双通道高频内存的中端核显,这就像…你有个好厨子,但只给他普通的食材,他也做不出顶级大餐,一个道理,所以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笔记本的内存配置。

吧,2024年这会儿,核显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选择的时候,关键想清楚你要用它来干嘛,别盲目追高,也别过分低估,多看看实际游戏的评测视频,特别是那种跟你预算是配的机子差不多的评测,比只看天梯图排名更靠谱,希望我这点碎碎念能给你一点启发吧,这玩意儿更新换代快,没准儿下半年又有新东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