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佳能2900打印机:可靠耐用,为家庭与办公室提供优质打印体验

说到打印机这玩意儿 现在好像没啥人专门聊它了 毕竟都数字化了嘛 但有时候你还真离不开它 比如孩子作业要打印 或者临时签个合同啥的 我家那台佳能2900 还是我爸十年前从单位淘汰下来抱回家的 当时觉得这黑乎乎的大块头占地方 谁知道用着用着 反而成了家里最耐折腾的电器之一

它长得真不算好看 方方正正的 外壳那种磨砂塑料 边角都有点磨白了 正面就几个按钮 电源 硒鼓 纸张 简单得有点过分 但奇怪的是 这种简单反而让人安心 你不需要研究什么触摸屏 或者连手机APP折腾半天 就插电 放纸 按一下 咔嚓咔嚓的声音响起来 那种机械的震动从桌子传过来 你就知道 它干活了

墨粉盒的设计特别老派 得拉开前盖 把整个硒鼓抽出来 然后像摇调料瓶一样晃一晃 再塞回去 有时候手上会沾点黑粉 洗半天才掉 但这个过程居然有种奇怪的仪式感 仿佛在告诉机器:嘿 老伙计 该补充能量了 而且这型号的兼容硒鼓满大街都是 三十块一个 随便换 根本不用心疼钱

记得有次我赶着打印第二天开会用的资料 打到一半卡纸了 当时快半夜十二点 急得我直冒汗 把纸扯出来的时候还撕破了一角 心里骂这破机器关键时刻掉链子 结果发现是之前换的便宜纸受潮了 机器其实没问题 把它关掉重启 又把纸好好理了理 再试 它又正常工作了 那种嗡嗡声中带着沉稳的节奏 好像在说:看吧 不是我的问题 你别慌…… 那一刻突然觉得这铁盒子有点通人性

办公室那台公用的2900更夸张 据说2012年采购的 被几十个人轮着用 打印过标书 孩子满月请柬 甚至还有人打过长篇小说手稿 外壳被磕碰得坑坑洼洼 出纸托盘都松了 得用手托着才行 但就是不肯退休 行政提过好几次换新机器 总有人反对 说换了的还没这个靠谱 有次新来的实习生把咖啡打翻在控制面板上 大家以为它彻底完了 结果晾干两天 插电 居然又亮了 虽然按键有点黏糊糊的 但照打不误 从此它多了个外号叫“老坦克”

其实它缺点也不少 比如只能打黑白 速度嘛 跟现在的新款比确实慢 而且开机预热那几秒钟会有种低沉的嗡——声 像老年人起床先要伸个懒腰 但正是这种不完美 反而让它显得真实 你不会期待它有多炫酷的功能 它就是老老实实把纸变成文字 这种专注反而让人放心

有时候看着现在那些多功能一体机 又是扫描又是传真 还带无线打印 功能多得像瑞士军刀 但好像也更容易出毛病 我表妹家那台新买的 动不动就提示“网络连接错误” 或者墨盒识别不了 得重启路由器再重启打印机 折腾一圈 反而怀念这种一根USB线直连的笨办法 虽然不方便 但至少不会跟你玩智能失踪

佳能2900这种机器 好像已经脱离了电子产品的范畴 更像是个工具 像锤子或者螺丝刀 你不会指望它有什么惊喜 但它总在角落里待命 需要的时候 咔嗒一声 任务完成 它不讨好你 也不为难你 就是一种朴素的合作关系 用久了 那些偶尔的卡纸 轻微的噪音 甚至硒鼓更换时淡淡的碳粉味道 都成了某种生活背景音

现在每次听到它开始工作的声音 我都会想起很多碎片:孩子一年级歪歪扭扭的拼音作业 老父亲打印的养生食谱 还有疫情期间临时打印的出入证明 这些纸片可能早就扔了 但那个黑盒子还在 还在继续吐出新的记忆 它可能迟早会被淘汰 但至少现在 它还在那里 用略带沙哑的嗡嗡声 参与着日常的某些重要或不重要的时刻 这感觉 挺奇妙的 真的 🖨️

对了 上周发现出纸托盘那个支撑的塑料片终于断了 我用透明胶带缠了几圈 居然又撑住了 你看 人和机器相处久了 连维修都变得将就起来 反正 还能用就行 对吧

佳能2900打印机:可靠耐用,为家庭与办公室提供优质打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