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开启电脑DIY之旅,打造性能与颜值并存的梦幻装备!

开始琢磨自己装一台电脑这事儿,好像是从某个深夜刷到一张机箱内部图开始的,蓝紫色的光从散热鳍片的缝隙里透出来,线缆整齐得像是精心编排过的…那一刻就觉得,不行,我也得搞一台,不光是能打游戏跑软件,还得…好看,对,就是那种摆在桌上,每次开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的玩意儿。

但真动手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第一步选CPU就卡壳了,Intel还是AMD?i7还是R9?🤔 看着参数表里一堆“核心”“线程”“频率”,头都大了,朋友说“打游戏嘛,i5够用了”,可心里又嘀咕…万一以后想剪视频呢?万一呢…这种纠结持续了快一个礼拜,最后闭眼点了AMD的7800X3D,纯粹是因为看到论坛里有人说“这U打游戏温度低得像没吃饭”,行,就它了,这种理由是不是有点草率?但DIY嘛,本来就有很多…非理性的瞬间。

显卡更是重灾区,原本想着咬咬牙上RTX 4080,结果一看价格…差点把键盘给扔了。😅 转头去小黄鱼蹲二手矿卡,又怕踩雷,那段时间天天刷测评,看拆解,甚至研究起怎么分辨“水洗卡”,最后居然在本地淘到一张几乎全新的3070 Ti,卖家说是换4090才出的,面交时他一脸“你捡到宝了”的表情…我抱着显卡坐地铁回家,一路傻笑,感觉像中了彩票。

开启电脑DIY之旅,打造性能与颜值并存的梦幻装备!

最折磨人的其实是机箱和散热,本来想着“性能至上,颜值凑合就行”,可当我把那些灰扑扑的硬件塞进一个黑铁盒子…开机一看,这什么丑东西啊!瞬间崩溃,连夜重新选机箱,看中了联力的包豪斯,全白,侧透…还有散热风扇,原来以为随便买个能转就行,结果发现风扇还有“风压”“风量”之分,光污染还有ARGB和12V RGB的区别…为了统一成白色主题,又返工换了白色电源线、白色内存条,甚至特意找了带白灯的固态硬盘。🤦 这一通操作下来,预算早就飞了…但看着一堆雪白的配件堆在桌上,心里莫名爽。

组装那天,我特意请了整天假,螺丝刀、扎带、硅脂摆了一桌,像个要做精密手术的医生,主板躺在那,感觉特别脆弱,装CPU的时候手都在抖,生怕把针脚弄弯,最绝望的是接前面板跳线,那些小插针…Power SW、HDD LED…眼睛都快看瞎了,戳了半天对不准,气得想直接用打火机短路开机算了。😤

开启电脑DIY之旅,打造性能与颜值并存的梦幻装备!

但一切接好,颤抖着按下电源键的那一刻——所有风扇齐刷刷转起来,内存条泛起淡淡的彩虹波纹,显示器亮起BIOS界面…哇,那种感觉,真的…难以形容,像第一次点火成功的火箭工程师?没那么伟大,但确实,有什么东西被点亮了,不只是机箱里的灯。

现在这台机器就蹲在桌下,跑分也就那样吧,不是最顶配,但每次低头看见那抹白光,心里还是暗爽,DIY的乐趣可能就在这儿:你清楚每一颗螺丝的扭力,每一根线缆的走向…它不完美,甚至装完后发现有个风扇灯色和别的不同步,也懒得再拆了,但这份小小的“不完美”,反而让它真正成了“我的”电脑。💻✨

下次…下次或许会试试分体水冷?但看到那些弯管教程…算了,先让我享受几天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