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2018全球处理器性能排行榜单出炉:天梯图全方位对比与技术解析

2018年处理器性能排行榜出来的时候,我正窝在电脑前刷贴吧,手里还攥着半包没吃完的薯片,看到天梯图更新那一刻,第一反应其实是:英特尔这次怎么有点…被追着打的感觉?🤔 尤其是AMD的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32核64线程直接冲上HEDT平台顶端,这堆核战术简直像在玩“人多力量大”的暴力美学。

说实话,当时我还在用i7-7700K打游戏,看到16核的i9-7960X被AMD压了一头,心里莫名有点暗爽——倒不是讨厌英特尔,就是觉得市场有竞争才好玩啊!🔥 不过仔细看天梯图细节,发现英特尔在单核性能和游戏优化上还是稳的,像i9-7980XE虽然核心数少,但靠着高频率和环形总线架构,某些专业软件跑分反而更利落,这就像短跑健将和马拉松选手比速度,赛道不同结果也翻盘。

记得当时有个搞视频剪辑的朋友吐槽,说换了Threadripper后渲染速度快到飞起,但偶尔会遇到软件调度bug,32个核心像一群没队形的小兵乱窜😂,这反而暴露了多核时代的隐忧:硬件跑太快,软件和生态能不能跟上?反而英特尔平台虽然“挤牙膏”,但稳定性像老司机开车,很少出岔子。

再看移动端,苹果A12 Bionic的登顶简直像一场“降维打击”💥,当时我拿着骁龙845的手机刷到A12的能效曲线,感觉手里的机器突然变暖手宝…但安卓阵营的高通和三星也没躺平,比如麒麟980首次用上7nm,AI跑分开始较劲,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简直是手机芯片“军备竞赛”的序幕。

技术解析这块,我特别想提AMD的Zen+架构用上12nm工艺,虽然只是小改,但缓存延迟优化让游戏表现肉眼可见地提升,而英特尔还在14nm++…这后缀加得我都替他们着急😅,不过说真的,当年英特尔在制程上的停滞,反而让AMD有了弯道超车的空间,现在回头看真是风水轮流转。

突然想到个细节:2018年很多评测机构测多核性能时,开始用Blender而不仅是Cinebench了,说明行业标准也在跟着硬件进化,这种细节普通人可能不关心,但对我们这种爱折腾硬件的来说,就像看连续剧发现埋了新伏笔一样兴奋🎉。

最后乱入个冷知识:那年还有个低调的赢家——谷歌的TPU芯片在AI推理榜上刷榜,只是大众注意力全在CPU上,所以所谓“性能排名”,其实取决于你用什么尺子去量啊…(薯片吃完了,该下楼补货了)

2018全球处理器性能排行榜单出炉:天梯图全方位对比与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