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动态 > 正文

探索UI: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关键作用

好吧,让我来聊聊UI这个东西,说真的,现在这个词都快被说烂了,动不动就是“用户体验”、“界面设计”,但有时候我觉得,我们是不是把它想得太复杂、太“高大上”了?

其实UI,用户界面,说白了就是人和机器打交道的那层皮,就像你去一家咖啡馆,门把手好不好拧,菜单清不清楚,杯子握起来舒不舒服——这些都是“界面”,如果门把手硌手,菜单字小得要用放大镜,那就算咖啡是冠军豆子烘的,你下次可能也不想再来了,数字世界里的UI,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记得我第一次真正对UI有感觉,是很多年前用我爸的旧手机,那系统界面丑得……图标像是用Windows画图工具做的,点一下还要等半天才有反应,但那时候不觉得难受,因为没得选嘛,现在回想起来,那简直是一种“数字生存挑战”,现在的我们被各种流畅、精美的App养刁了胃口,一个加载图标转久了点,心里就开始毛躁,这说明什么?说明好的UI它应该是隐形的,它成功了,你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一旦失败,你就浑身不舒服。

UI的关键作用,我觉得不是让它变得多炫酷(虽然好看很重要),而是搭建一座不费力的桥,这座桥一头是用户脑子里想做的事——“我想打车”、“我想查明天天气”,另一头是系统复杂的功能,好的UI能让你几乎无感地过桥,差的UI则让你每走一步都像在踩陷阱。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个记账的App,功能强大得能算出我十年后的净资产,但它的UI简直是一场灾难,想记一笔开销,得点进三级菜单,选完分类后还会跳回首页,一切重来,用了三天,我放弃了,不是我不想记账,是那个界面在跟我打架,每一次操作都像在说:“你猜下一步该怎么走?” 相反,另一个极简的记账App,打开就是输入框,键盘自动弹起,我唯一要做的就是输金额,它可能没那么多功能,但我用了整整一年,这就是UI的力量——它直接决定了这个产品是融入我的生活,还是被我扔进角落吃灰。

现在很多设计喜欢追求“创新”,弄些稀奇古怪的交互,我觉得这有点本末倒置,真正的创新,应该是让复杂的事情变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事情变得看起来很高级,苹果的滑动解锁,在当年就是革命性的UI设计,因为它符合人最自然的直觉动作,但现在有些App,非要把返回按钮藏起来,或者弄些隐形的滑动区域,美其名曰“沉浸式体验”,实际上就是给用户出谜题。

在我看来看,做UI设计,得有点“服务生”心态,你不能只想着怎么把盘子(界面)摆得好看,你得时刻想着顾客(用户)怎么用着最顺手、最不费劲,一个按钮的位置差几个像素,一种颜色的饱和度调高一点点,带来的感受是天差地别的,这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甚至有点“斤斤计较”的工作,但它无比重要。

最后瞎想一下,也许未来的UI会消失,不是真的没了,而是变得更无处不在、更自然,像语音、手势,甚至脑机接口?到那时候,UI设计可能就不再是画按钮和图标了,而是去设计一种对话的节奏,或者一个眼神的含义,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UI这东西,远不止是让软件看起来漂亮,它是数字世界里的礼仪,是效率和情绪的调节器,一个好的界面,是对用户时间和心意的一种尊重,做设计的时候,多想想“如果我是用户,我会嫌这里麻烦吗?”,可能比死磕那些设计规范要来得更重要。

探索UI: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