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W低功耗处理器天梯图:第四代CPU性能排行与横向评测
- 游戏动态
- 2025-10-10 08:30:36
- 1
哎,说到35W的低功耗CPU,感觉这真是个“闷声干大事”的领域啊,很多人装机眼睛只盯着那些i9、Ryzen 9,功耗飙到200W以上,散热器比我的保温杯还大……但其实像我们这种每天开十几个网页、偶尔剪个小视频、还妄想机器安静得像没开机一样的人,35W的U才是真·宝藏。😌
今天就想随便聊聊,尤其是Intel第四代(就是Haswell那一代)的这些低功耗处理器,你别看它老,现在二手市场、一些工控机、或者追求极致静音的家庭NAS里,它们还活得好好的,性能排行?其实这种低功耗U排来排去也就那几款,但有意思的是,它们的“性格”差别比性能差距更明显。
先说我自己的经历吧,我之前淘了一台联想M93P Tiny迷你主机,就是冲着它的i7-4765T去的,这U是35W,四核八线程,基础频率2.0GHz,睿频能到3.0GHz,当时我心想:这参数放今天看简直可怜,但实际用起来……哎,还真有点小惊喜。🤔
比如我同时开Chrome(对,就是那个吃内存大户)、Word、再加个轻量级的Premiere剪个1080p视频,它居然没卡死!风扇声音细得像蚊子叫,机壳摸上去只是温温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够用”这个词,在低功耗领域里是一种美德,它不是跑分软件上的数字,而是一种整体体验的平衡。
不过话说回来,第四代35W的U里面也有“划水”的,比如i5-4570T,双核四线程,基础频率2.9GHz,你说它不行吧,日常办公绝对没问题;但你要真想同时干点别的,比如后台跑个压缩包再看个4K视频,它就会开始“思考人生”了。😅 所以你看,同样是35W,四核和双核之间,其实有一道隐形的分水岭。
如果非要我排个序(个人主观色彩极强,不认同轻喷):
- i7-4785T:四核八线程,3.2GHz睿频,算是35W里的贵族了,但价格也贵,适合捡漏党。
- i7-4765T:我自用款,性价比之选,温度控制得特别好。
- i5-4670T:四核四线程,适合不需要超线程的用户,稳就一个字。
- i5-4570T:入门级四核?不,它是双核,别被TDP骗了……适合纯文字办公。
但你发现没?这类CPU的评测很难做,因为它们的价值不在峰值性能,而在能效曲线和发热控制,我试过用i7-4765T转码一段10分钟的视频,它慢悠悠地跑了半小时,期间风扇都没怎么变调,而如果用标准功耗的i5,可能十分钟搞定,但风扇早就起飞了,所以你说谁更好?取决于你是要“快”还是要“静”。🦉
低功耗U对散热系统的要求也低很多,很多迷你机箱用个下压式小风扇就能搞定,甚至被动散热也行,这给DIY带来了另一种乐趣——怎么在狭小空间里实现“零噪音”,我有个朋友就用i5-4570T组了台无风扇HTPC,外壳用铝块铣的,靠机壳散热,夏天看片也不会过热,这种玩法,高性能U根本没法模仿。
现在回头看第四代35W CPU,感觉它们像是一群低调的技术宅,不争不抢,但关键时刻能顶上去,和现在的低功耗处理器(比如AMD的APU或者Intel的T系列新品)比,制程落后了,能效也差一截,可如果你预算有限,或者就喜欢老平台的稳定,它们依然有存在的意义。🌟
所以天梯图什么的,看看就好,真正选的时候,不如问自己:我需要多安静?机箱能塞进多大散热器?每天到底干嘛用?……参数是冷的,但用起来的体验是热的,一颗35W的老U,反而比一堆跑分怪兽更懂生活。
(完)
本文由势芫华于2025-10-10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yxdt/2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