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CPU性能天梯图发布:全面解析处理器升级趋势与计算潮流
- 游戏动态
- 2025-10-07 12:45:20
- 1
哟,2015年的CPU天梯图啊,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意思,那时候我还在用一颗i5-4570,天天纠结要不要换4790K,结果一看天梯图——得,性能差的那一截根本对不起我要掏的钱,那年头DIY圈子里谁没打印过那张密密麻麻的排名表?贴墙上跟追星海报似的。
说实话,2015年根本就是处理器市场的“分裂元年”,Intel挤着第四代和第五代酷睿的牙膏,AMD还在推推土机架构的坑里没爬出来,当时有个朋友信了“多核即正义”的邪,买了颗FX-8350,结果玩GTA V时看着我那破i5帧数比他稳,气得差点把键盘砸了,现在想想,软件优化和单核性能才是真实用场景,堆核心数?那时候根本是骗小白的障眼法。
那年天梯图里还有个隐藏剧情——笔记本U和桌面U的界限开始模糊,Intel硬是把低电压U塞进游戏本,宣传什么“性能媲美桌面级”,结果呢?我大学室友买了台标压i7的游戏本,半年后风扇声比吸尘器还响,现在回头看,那就是厂商在试探功耗和性能的平衡点,顺便忽悠一波移动办公刚需的用户。
说到制程,14nm刚开始量产,但Intel居然在Broadwell上玩起了“芯片胶水”——用两块die封装成一个CPU,当时贴吧里还有人争论这算不算作弊,结果苹果后来M1系列玩这手玩得飞起…历史果然是个循环啊。
最让我个人感慨的是,2015年其实埋下了现在ARM崛起的种子,那年苹果A9芯片的性能已经能摸到入门级x86的尾巴,当时很多人(包括我)还嗤之以鼻“手机芯片碰什么瓷电脑”,结果现在M系列把英特尔逼得手忙脚乱,想想当年在天梯图最末尾偷偷仰望x86的那些ARM芯片,现在真是逆袭爽文剧本。
其实那张天梯图最大的价值不是排名,是暴露了厂商的画饼套路,什么“革命性架构”“性能提升40%”,实际游戏帧数可能就多5帧,我现在挑CPU都养成了习惯:先看天梯图位置,再去搜实际测试视频——当年被忽悠过的后遗症了属于是。
(写完看了眼抽屉里那张泛黄的2015年天梯图打印稿,突然觉得我们追硬件的样子像极了追求汽车马力的小男孩——明明上班车只开40码,却总惦记着要不要换个V8发动机。)
本文由凤伟才于2025-10-07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yxdt/2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