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书名号的正确用法:快速提升你的标点符号技巧!
- 问答
- 2025-09-25 20:21:27
- 2
书名号,你真的用对了吗?
我最近在改朋友的文章,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用书名号的时候,完全靠直觉,有人写:
我最近在追《狂飙》,太好看了!
这没问题,但下一句就翻车了:
我还看了《抖音》上的解说视频。
等等,《抖音》?抖音是个平台,不是作品啊!这种错误其实挺常见的,甚至有些编辑都会搞混,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书名号的正确用法,顺便避避坑。
书名号到底该框住什么?
书名号(《》)是用来标示作品名称的,包括:
- 书籍(《红楼梦》《三体》)
- 影视剧(《漫长的季节》《奥本海默》)
- 歌曲(《夜曲》《晴天》)
- 报刊杂志(《人民日报》《读者》)
但很多人容易犯一个错误——把平台、品牌、活动名称也塞进书名号里。
❌ 我在《B站》看《罗小黑战记》。(B站是平台,不该用书名号)
✅ 我在B站看《罗小黑战记》。
❌ 他参加了《中国好声音》海选。(“中国好声音”是节目名,正确)
❌ 他参加了《校园歌手大赛》。(“校园歌手大赛”是活动名,不该用书名号)
✅ 他参加了校园歌手大赛。
那些让人纠结的灰色地带
有些情况确实容易让人拿不准,
-
网络文章、短视频标题要不要加书名号?
- 如果是正式发布的文章、视频(比如公众号推文、B站投稿),可以加:《2023年度十大烂剧盘点》。
- 但如果只是随手发的动态、帖子,比如微博、朋友圈,一般不加:我刚发了个“周末去哪玩”的投票。
-
课程、讲座名称怎么处理?
- 正式课程名可以加:《高等数学》《西方艺术史》。
- 但非正式的讲座、分享会通常不加:昨天听了一场“如何高效阅读”的讲座。
-
品牌、App名称能不能加?
- 不能! 微信、淘宝、小红书都是品牌名,不是作品,
❌ 我在《小红书》看到一篇攻略。
✅ 我在小红书看到一篇攻略。
- 不能! 微信、淘宝、小红书都是品牌名,不是作品,
为什么我们总用错?
我觉得吧,主要是两个原因:
- 受英文影响:英文里常用斜体或引号标作品名(Harry Potter / "Bohemian Rhapsody"),但中文没有斜体习惯,导致有些人看到名字就想加书名号。
- “看起来正式”的错觉:书名号给人一种“这是重点”的感觉,所以不少人滥用它来强调,比如把《星巴克》《耐克》都框进去,其实完全没必要。
一个小技巧:问自己“这是作品吗?”
下次不确定时,先想想:这个东西是“创作”出来的吗?
- 是(书、电影、歌、画)→ 可以加书名号
- 不是(品牌、活动、地点)→ 别加
- 《蒙娜丽莎》(画作)✅
- 卢浮宫(地点)❌
别太纠结
其实标点符号的规则本来就有弹性,只要不影响理解,稍微用错一点也没那么严重(比如非正式写作中加个书名号强调,问题不大),但如果你在写论文、投稿、做正式文案,那还是规范点好,免得被编辑打回来重改……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希望下次看到你的文章时,书名号不会再乱飞啦!
本文由盈壮于2025-09-25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9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