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绚丽数据存储之旅:高清硬盘天梯图解析容量与速度的进化

高清硬盘天梯图解析容量与速度的进化

记得2010年那会儿,我还在用一块320GB的机械硬盘存电影,那时候觉得“这辈子都用不完”🤣,结果呢?现在随便一部4K电影就50GB起步,320GB连个系统盘都不够用……

存储设备的进化,简直像坐上了火箭🚀,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硬盘的“天梯图”——容量和速度是怎么一步步爬到今天的?

机械硬盘:老骥伏枥,但真的跑不动了

机械硬盘(HDD)就像个固执的老头👴,转速再高也赶不上SSD的零头,我2015年买过一块希捷酷鱼3TB,7200转,读写速度撑死180MB/s,那时候觉得挺快,直到……

第一次用SSD的震撼:2017年,咬牙上了块三星850 EVO 250GB,开机8秒,软件秒开,直接回不去了😱,机械硬盘从此沦为“冷数据仓库”,存点不常用的老照片、旧文档还行,干活?算了吧。

不过HDD还在挣扎,现在最大容量已经突破20TB(希捷Exos),但速度?还是那个熟悉的“哒哒哒”……

SSD:从SATA到NVMe,速度狂飙

SSD的进化才是真的精彩✨,早期的SATA SSD(比如我那块850 EVO)跑满SATA3的550MB/s就封顶了,但NVMe SSD直接捅破天花板——

  • PCIe 3.0时代:三星970 EVO Plus,读3500MB/s,写3300MB/s,价格贵得肉疼💸
  • PCIe 4.0爆发:西数SN850、三星980 Pro,7000MB/s+,游戏加载快得离谱🎮
  • PCIe 5.0来了:现在的顶级盘(比如希捷FireCuda 540)破万MB/s,但……你主板支持吗?散热扛得住吗?💰

个人踩坑经历:去年贪便宜买了块杂牌PCIe 4.0 SSD,标称5000MB/s,实际跑起来掉速严重,温度一高直接降频……果然便宜没好货😅。

QLC、PLC、甚至……DNA存储?

现在的SSD主流是TLC,QLC虽然便宜但寿命和性能拉胯(适合当游戏盘,别放重要数据),PLC?更省成本,但……我暂时不敢碰🙅。

最离谱的是DNA存储,微软研究院已经在搞了,1克DNA能存215PB数据!但……写入速度慢到令人发指,估计我这辈子是等不到民用化了😂。

绚丽数据存储之旅:高清硬盘天梯图解析容量与速度的进化

选硬盘就像选车,别光看参数

  • HDD:适合大容量冷存储(比如NAS)
  • SATA SSD:老电脑升级首选,性价比高
  • NVMe SSD:新装机必选,但注意散热和主控
  • QLC/PLC:谨慎上车,别存重要资料

最后吐槽一句:现在的游戏动不动100GB+,1TB硬盘?也就装10个3A大作……存储厂商和游戏开发商是不是暗中勾结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