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沉浸于高清显示器的极致清晰画面世界

被像素绑架的眼睛

我盯着那块27英寸的屏幕,忽然觉得自己的视网膜正在被某种无形的力量重新编码,4K分辨率下的游戏场景里,每一片树叶的锯齿都被抹平了,NPC脸上的毛孔清晰可见——这让我想起上周在商场化妆品专柜,那些被环形灯照得纤毫毕现的试用装粉底液。

朋友小王上个月花八千块买了台专业绘图显示器,整天在朋友圈发显微镜下的屏幕像素排列图。"你看这个子像素的Delta排列,比传统RGB舒服多了",他说话时眼睛亮得吓人,像两个mini-LED背光模组,我盯着他镜片上反射的网页代码,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代人可能患上了某种集体性的视觉洁癖。

记得小时候家里那台大屁股电视,玩PS2时人物边缘总带着毛茸茸的锯齿,奇怪的是,当时我们围着电视大呼小叫的快乐,比现在戴着防蓝光眼镜在144Hz刷新率前正襟危坐要真实得多,上周回老家,发现那台老电视被扔在储物间,屏幕上落满灰尘的《最终幻想X》存档界面,像某个被遗忘的像素化墓碑。

沉浸于高清显示器的极致清晰画面世界

显示器厂商的广告词越来越像邪教宣言:"告别纱窗效应""还原真实世界",可我在深夜关掉显示器后,总感觉现实世界突然变得模糊起来——楼下的路灯像是720P的,妻子的笑容带着JPEG压缩的噪点,这让我想起那个总抱怨"现实帧数太低"的VR开发者邻居,他去年把自家窗户都贴上了磨砂膜。

最近开始故意在手机上看些低清老电影,那些微微跳动的胶片颗粒,反而让《银翼杀手》里的雨夜有了温度,或许我们追逐的从来不是清晰度,而是那个还会为16位色彩惊叹的自己,现在每次看到8K演示片里过于真实的牛排特写,胃里都会泛起某种荒诞的饱腹感。

科技教会了眼睛挑剔,却忘了告诉它如何重新变得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