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最新移动CPU天梯图发布:5月性能排名及多维度对比一览

首先需要说明,所谓的“移动CPU天梯图”并不是一份官方发布的权威文件,而是由各大数码爱好者社区、科技媒体根据大量实测数据(如Geekbench、安兔兔跑分)、能效比、实际游戏表现和日常使用体验综合评估后,制作的直观排名图表,在2024年5月这个时间点,主要的参考来源包括“极客湾”的CPU天梯图、“手机性能排行榜”以及“安兔兔”每月公布的安卓手机性能榜(其背后反映的是SoC的性能),这些来源共同描绘了当前移动处理器市场的竞争格局。

从这些来源综合来看,2024年5月的移动CPU性能顶峰,依然是由苹果的A17 Pro和高通的骁龙8 Gen 3这两款旗舰芯片所占据,苹果的A17 Pro芯片,目前独家用于iPhone 15 Pro和Pro Max系列,其在单核性能上保持了绝对领先的优势,这意味着在运行某些对单线程性能要求高的应用,或者一些复杂的日常任务时,A17 Pro的反应速度非常快,流畅度极高,而高通的骁龙8 Gen 3则凭借其更强大的多核性能和在GPU(图形处理)方面的激进堆料,在安卓阵营中一骑绝尘,搭载这款芯片的安卓旗舰手机,例如小米14系列、一加12、iQOO 12等,在运行大型3D游戏时的表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A17 Pro,帧率更稳定,极限性能更强。

紧随这两大王者之后的,是联发科的天玑9300芯片,这款芯片的设计非常大胆,采用了“全大核”架构,放弃了传统的小核心,这使得天玑9300在多核跑分上能够与骁龙8 Gen 3掰手腕,甚至在部分能效测试中表现更优,搭载天玑9300的机型,如vivo X100系列,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被认为是在性能和功耗平衡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产品,在5月的天梯图上,天玑9300稳稳地位于第一梯队,与骁龙8 Gen 3的差距微乎其微,形成了安卓阵营双雄争霸的局面。

往下看,上一代的旗舰芯片,包括苹果的A16 Bionic、高通的骁龙8 Gen 2和联发科的天玑9200+,构成了性能的次旗舰梯队,这些芯片的性能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已经绰绰有余,能够流畅运行所有主流应用和高帧率游戏,由于搭载这些芯片的手机往往在新机发布后会有一定程度的价格调整,因此它们成为了极具性价比的选择,搭载骁龙8 Gen 2的机型在2024年中旬已经进入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区间,是许多追求性能又注重预算的用户的首选。

在中高端市场,联发科的天玑8300-Ultra和骁龙7+ Gen 3是两颗备受瞩目的明星,尤其是高通新发布的骁龙7+ Gen 3,被普遍誉为“小8 Gen 3”,其CPU和GPU架构都向旗舰芯片看齐,性能远超以往的中端处理器,几乎达到了上一代旗舰骁龙8 Gen 2的水平,能效表现也非常出色,这颗芯片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中高端手机的性能门槛,天玑8300-Ultra同样实力不俗,为众多中端机型提供了强大的性能保障,这个档位的竞争异常激烈,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实惠。

在中端主流市场,高通的骁龙7 Gen 1、骁龙782G以及联发科的天玑8200、天玑8100等经典芯片依然占据重要位置,这些芯片经历了市场的长期检验,性能稳定,功耗控制优秀,能够很好地满足日常社交、影音娱乐和轻度游戏需求,它们是大多数价位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手机的主力配置。

在入门级市场,联发科继续扮演着主导角色,天玑7050、天玑6020等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千元机中,高通的骁龙4 Gen 2、骁龙6 Gen 1等也为入门级设备提供了可靠的性能基础,这个档位的芯片首要任务是保证系统流畅性和基础应用的稳定运行,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和功耗。

综合5月份的各维度对比,可以总结出几个明显趋势,首先是性能“内卷”加剧,尤其是中高端芯片的性能得到了飞跃式提升,旗舰技术下沉速度非常快,能效比成为所有厂商关注的焦点,单纯追求高跑分而忽视功耗和发热的时代已经过去,无论是苹果、高通还是联发科,都在努力提升芯片的能效表现,这意味着手机在高性能运行时续航更长、发热更小,AI能力虽然在天梯图中不直接体现为分数,但已成为新一代移动CPU的核心竞争力,各大芯片厂商都在大力投入,为未来的智能应用打下基础。

2024年5月的移动CPU天梯图显示,顶级性能由苹果A17 Pro和高通骁龙8 Gen 3领衔,联发科天玑9300紧追不舍;而中高端市场因骁龙7+ Gen 3等芯片的出现变得极具看点,消费者在选择手机时,可以根据天梯图的排名,结合自己的预算和对性能、续航、价格的具体需求,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最新移动CPU天梯图发布:5月性能排名及多维度对比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