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分屏操作步骤详解,轻松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
- 问答
- 2025-11-13 02:55:08
- 2
华为手机分屏操作步骤详解,轻松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
想要一边看视频一边回复微信消息,或者一边浏览网页一边记录重要信息?华为手机的分屏功能可以轻松帮你实现,这个功能让你能将屏幕一分为二,同时运行和使用两个应用程序,大大提升了多任务处理的效率,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适用场景以及一些实用小技巧。
最基本也是最快捷的方法:手势分屏
这是目前华为手机最主流、最方便的分屏开启方式,你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搞定。

- 确保手势功能已开启:你需要检查一下这个功能是否已经打开,路径通常是:进入手机设置 > 辅助功能 > 快捷启动及手势 > 分屏,确保指关节手势或三指上滑分屏(不同机型选项可能略有差异)处于开启状态,大部分新款华为手机默认是开启的。
- 开启分屏:
- 指关节手势:在任何一个你想要分屏的应用界面,比如正在刷抖音或者看新闻,用你的手指关节(通常是食指或中指的关节部位),在屏幕的中间区域横向划一条直线,注意,要稍微用力,让手机能感应到是指关节在滑动,划动后,屏幕中间会出现一条横线,屏幕会一分为二。
- 三指上滑:在应用界面,用三根手指(拇指、食指、中指)同时从屏幕底部向上滑动,这个动作同样可以触发分屏模式。
- 选择第二个应用:当你完成上述手势后,当前应用会占据屏幕的上半部分,而下半部分会显示你最近使用过的应用列表或者桌面,你只需要从下半部分点击选择你希望同时运行的第二个应用,比如从微信、备忘录、浏览器中选择一个,点击后,第二个应用就会在屏幕下半部分打开,这样,分屏就成功开启了。
根据华为消费者业务网站的用户帮助文档,手势分屏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让用户能够以最直观、最快速的方式启动多任务处理。
传统的虚拟按键导航方式
如果你习惯使用屏幕底部的虚拟导航键(返回、主页、多任务),或者你的手机设置的是导航键模式,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开启分屏。

- 打开第一个你想要使用的应用。
- 点击屏幕下方导航栏中的方形多任务键,这会进入后台任务管理界面,显示所有正在运行或最近使用的应用卡片。
- 在当前应用的卡片右上角,或者卡片上方,寻找一个类似两个矩形重叠的小图标,这个就是分屏功能键,点击这个图标。
- 点击后,该应用会自动跳转到屏幕上半部分,此时你再在下半部分选择第二个应用即可。
这种方法虽然步骤稍多,但对于不习惯手势操作或者手势操作不灵敏的情况,是一个可靠的备选方案。
从侧边栏启动分屏(智慧多窗)
华为的侧边栏应用栏也是一个启动分屏的便捷入口。

- 在任何一个应用界面,从屏幕的左侧或右侧边缘向屏幕内滑动并停顿一会儿,然后拖出智慧多窗应用栏,这个栏里存放着你常用的一些应用快捷方式。
- 长按应用栏中的任意一个应用图标,将其拖拽到屏幕中间。
- 当你拖拽时,屏幕会显示分屏的区域提示(通常是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变暗),将应用拖拽到这些区域后松开手指,该应用就会以分屏模式打开。
根据华为EMUI及HarmonyOS系统的特性介绍,侧边栏拖拽分屏特别适合当你已经规划好要使用哪两个特定应用时,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开启。
分屏模式下的调整与退出
成功开启分屏后,你还可以进行一些灵活调整:
- 调整窗口大小:你会发现两个应用中间有一条黑色的分隔条,按住这个分隔条并上下拖动,可以随意调整上下两个窗口的大小比例,比如你可以把视频窗口调大一些,方便观看,或者把聊天窗口调大,方便打字。
- 交换上下窗口位置:同样是按住中间的分隔条,但这次不是上下拖动,而是将其拖拽到屏幕的最顶部或最底部,就可以让上下两个应用互换位置。
- 退出分屏:想要退出分屏模式也非常简单,只需将中间的分隔条一直向上拖到屏幕顶端,或者一直向下拖到屏幕底部,当前显示在较大窗口的那个应用会保留为全屏,另一个应用则会最小化或关闭。
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 并非所有应用都支持分屏:部分应用(如某些游戏、全屏视频应用)由于自身设计限制,可能无法正常进入分屏模式,当你尝试对这类应用进行分屏操作时,系统可能会提示“该应用不支持分屏”。
- 灵活运用悬浮窗:除了分屏,华为手机还有一个非常好用的“悬浮窗”功能,你可以从智慧多窗应用栏中,直接拖拽应用图标到屏幕中间,形成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缩放的小窗口,这相当于在分屏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三个”临时任务窗口,非常适合临时回复消息、计算器等场景,需要关闭时,只需将小窗口拖到屏幕底部出现的“垃圾桶”图标即可。
掌握了华为手机的分屏功能,就相当于为你的手机工作效率和娱乐体验装上了一对翅膀,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使用,都能让你事半功倍,真正实现一心二用,多尝试几次,你就能熟练运用各种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操作习惯。
本文由雪和泽于2025-11-13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618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