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ghost”作为动词与名词的现代社交语境应用
- 问答
- 2025-11-05 19:51:24
- 2
“ghost”这个词,在传统的万圣节故事里指的是鬼魂,但现在,你更可能在朋友的抱怨或者社交媒体上听到它,它已经从一个阴森的名词,变成了一个描述一种非常普遍且令人困惑的社交行为的动词。“ghosting”就是指一个人在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或警告的情况下,突然切断与另一个人的所有联系,像鬼魂一样“人间蒸发”。
这种行为在 dating 场景中最为常见,想象一下,你通过某个交友软件认识了一个人,你们聊了好几天,甚至已经出去约会过一两次,感觉还不错,突然间,对方不再回复你的信息,你的消息永远停留在“已读”状态,或者连“已读”都没有,直接石沉大海,你可能会开始自我怀疑:“是我说错了什么吗?还是他出了什么事?” 在经过反复检查和等待之后,你才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你被“ghosted”了,根据《今日心理学》杂志的一篇文章分析,这种行为之所以在约会中盛行,是因为它被视为一种“避免冲突”的简单方式,提出分手或解释不再感兴趣的原因需要勇气,并且可能引发不愉快的对话,而直接消失似乎是一条更容易的“出路”。
但“ghosting”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于浪漫关系,它已经渗透到各种社交关系中,朋友ghosting”,你可能会发现,一个曾经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渐渐地不再主动联系你,对你的邀约总是找借口推脱,直到最后完全从你的生活中消失,这种“慢速ghosting”带来的伤害可能更深,因为它涉及一段更长久、更深入的关系,甚至在职场中也会出现“职场ghosting”,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求职者通过了面试,公司也发了录用通知,但到了入职那天,求职者却没有出现,并且联系不上,反过来,也有公司对面试者“已读不回”,在面试后没有任何反馈,如同消失了一般,根据BBC工作生活栏目的一篇报道,这种现象反映了现代职场沟通中某种程度的“去人性化”倾向,尤其是在沟通高度依赖电子邮件的环境下。
为什么“ghosting”会变得如此普遍?数字技术提供了便利,在现实生活中,彻底避开一个人很难;但在网络上,只需轻点“屏蔽”或“删除”,就能将一个人从你的世界中抹去,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应用使得这种消失行为变得毫不费力,正如《赫芬顿邮报》在一篇关于社交习惯的评论中指出的,现代社交中存在着一种“选择过载”的现象,尤其是在交友软件上,人们总觉得下一个可能会更好,因此不愿意在“不合适”的人身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一场可能不愉快的告别,快速断开连接,以便寻找新的目标,成了一种策略。
对于被“ghosted”这种经历通常是非常痛苦的,它带来的主要伤害并非关系的结束,而是“不确定性”和“不被尊重”的感觉,因为没有明确的结局,被抛弃的一方会陷入漫长的猜测和自我否定中,这种心理折磨远比一次坦诚的、哪怕伤人的对话要持久,这相当于一种情感上的“冷暴力”。
有趣的是,语言本身也在进化以应对这种现象,于是出现了“caspering”这种说法,这个名字来源于友好的卡通鬼魂卡斯珀,它指的是一种友好的“ghosting”替代方案,即不是突然消失,而是友善、诚实地告诉对方你感觉不合适,希望做回朋友,然后再减少联系,这被视为一种更善良、更有同理心的结束关系的方式。
“ghost”从一个名词演变为一个动词,精准地捕捉了数字时代人际关系的脆弱性和某种非人性化的一面,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俚语,更是反映当代人如何处理连接、冲突和终结的一面镜子,它揭示了在拥有无限连接可能性的今天,我们反而可能失去了坦然面对关系落幕的勇气和礼仪。

本文由畅苗于2025-11-05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aw.haoid.cn/wenda/57979.html
